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回复: 0

中国军方: 和平时期解放军部分肌体被腐蚀(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23: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C$ V, v* ]9 e1 T1 ]1 R

7 c  p* d' U2 r4 U$ e! m5 \ " X3 \' m! I# B! Q. z: C5 L$ v9 e
资料图:防空兵群对空实施火力打击。" z& x2 {/ d3 H5 C" f" ^

* V, u/ E1 f/ g3 k) M1 L  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陆军

# N/ c# A- i4 t2 @1 p1 [% ?  历史上,陆军一直被称为“老大哥”,并孕育了海军、空军等作战力量。多少个世纪以来,陆战胜则战争胜、陆军强则军力强。
! ^! u; h6 m& A" x6 y7 Y  然而,自上个世纪末,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陆军的这种显赫地位遭受了严重挑战,在“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快速决定性作战”等战争新理念冲击下,“陆军弱化”、“陆军过时”、“陆军解散”等言论颇为流行。
3 `, P) X( r+ b  持“陆军过时论”的就有以前曾崇尚大陆军主义的俄罗斯军事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斯里普琴科将军,在2002年出版的《第六代战争》和《非接触战争》两本著作中断言:“第六代战争”是典型的“非接触式”战争,2010年至2020年间陆军作为一个军种将不复存在。
! Y; j: Y. q6 u  2002年5月,斯里普琴科率俄罗斯军事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在交流座谈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假设在2010年前后中国被迫进行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会突然发现拥有的百万陆军已毫无用处。
+ _* `, `1 A$ `- W  尽管后来中国和俄罗斯陆军都没有按照斯里普琴科描绘的方向发展,但其观点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m2 H, g8 v+ n% T9 f" _
- K- g$ g0 i& V4 `" n- E: x' U
资料图:南京军区驻闽某团火箭炮分队实弹射击。
4 U# m, p6 h( I2 l1 ^% M  不仅是斯里普琴科,连美国著名的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持“陆军过时”的观点。他在2000年至2006年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多次表示今后“美国步兵将不会在任何地方进行战争”,并主张推行新的改革方案,大幅度压缩陆军。
" N. q" s# Q/ ~$ z- }4 u3 s1 r  在这些观点影响下,陆军向何处去一时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些国家甚至开始着手削减和改组陆军。但历史却以极快的速度,对陆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价值作出了正面回应。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从开战第二天起,美英陆军就协同发起了大规模地面进攻,仅15天(其中7天因沙尘暴天气停止攻击)便攻陷了巴格达,此后又担负起了其他任何军种都无法替代的占领与控制任务。
0 b5 v8 Z5 [: h& e! B3 ~  2011年发生在中东、北非的多国政权相继倒台事件中,尽管西方国家军队天上助阵声势浩大,但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仍是反对派组织起来的地面游击力量。这让“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要靠咱步兵”的经典电影台词又回荡在耳边。
. M6 x! r! r+ q2 ?; f  战争实践告诉我们,地球人的战争,还离不开地球表面的作战,至少在本世纪上半叶不会有太大改变,陆军的使命远未完结。$ p% r/ V) w0 _3 Q( s
  但是,危言尽管耸听,却并不全无道理。在以“精确作战”为标志的信息化战争时代,陆军传统的作战理念、保障方式的确有些过时。以至于南斯拉夫陆军、伊拉克陆军在科索沃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中,都只能藏匿于山林和沙漠,发挥不出任何作战效益。: `& |8 V1 K" I; y2 ~$ N
  毋庸置疑,信息化战争已经结束了陆军独领风骚的时代,将其带到了全维一体联合作战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历史十字路口,陆军要做到两点:一是认准路;二是快速领先通过。走错路或犹豫不决,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 N! G; f! M6 J  p$ n  因此,在各种作战力量重新洗牌、聚能重组的过程中,陆军改革势在必行。陆军这只披着古老荣光的凤凰,只有接受剑与火的时代洗礼,才能涅槃重生,在未来战争中再展雄风。
+ q' u  D$ J3 b5 ~9 u+ o
" Q0 q' `5 \9 `. [, Z  转型成为各国陆军的“突围”之举

4 N/ s0 F2 x6 K8 T% S  为适应战争形态的转变,各国陆军从上个世纪末相继选择了信息主导、数字领行、结构优化的转型路线,以突破战争空间急遽拓展对惯于地面爬行的陆军设下的重围。5 w; l0 k/ |7 ~6 i) I# x
  美国陆军当仁不让地充当了转型发展的“领头羊”。1994年4月,美军组建世界上第一个陆军数字化试验营,之后,美国陆军转型发展一连迈出三大步。
2 N  j7 J( U7 _1 o( y9 g: f4 @  第一步,试验与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军在总结1991年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深化信息战理论基础上,开始设计新型陆军。1994年1月,时任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与陆军部长小韦斯特宣布成立“陆军数字化办公室”。3个月后,采取“贴花”式数字化装备改造办法,建成第一个数字化营。1996年建成第一个数字化旅。2000年第4机械化步兵师作为第一个数字化师建成后,理论上战斗力提高了3倍。
3 f( [( }- m+ T+ \  第二步,练兵与实战。为将建设成果转变为作战能力,美军制定了作为数字化部队训练总纲的《21世纪战士》规划,并广泛采用分布式仿真技术和“虚拟样机”等,创造数字化部队训练所需的“人工合成作战环境”,力求各作战单元协同动作紧凑、简捷、快速,与武器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E* x- E2 F2 |/ x! Q; j; o" y* R
  但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表明,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数字化机步第4师在战争期间并不比体轻灵便的机步3师更有优势,这使其遭到了好看不中用的诟病。更有人指出,机步第4师在网络上存在着十分脆弱的一面,庞大的信息流量容易贻误战机,各种传感器还不能使战场完全透明,而且过分依赖数字化装备还将导致一旦数字网络被干扰或摧毁,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6 B  _7 Z, u$ t& a) G  此后,尽管美军赞扬与批评这支劲旅的观点一直并存,但机步第4师仍以无与伦比的快速机动力、强大突击力、装甲防护力,以及系统信息力等,成为美陆军的拳头部队,充当着美军支援全球军事行动待机部队的特别角色。, e! S: [8 W4 M1 t3 k! o  `
  第三步,创新与发展。美国陆军当初的方案是计划到2000年列装第一个数字化重型师,到2004年列装第一个重型军,到2010年时实现列装6个重型师和4个轻型师,基本实现建成21世纪陆军的目标。后来看,美陆军的这个转型方案遭到了搁浅,只有一个数字化师的目标实现了。在拉姆斯菲尔德推行的庞大转型计划里,陆军数字化建设被融入到新的改革大潮中,还直接导致美军将发展目光投向了更接近目标部队的“斯特赖克旅”。
  T9 {8 ~1 T( L" }# |  `  尽管如此,美军数字化师建设仍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为后来美陆军重型旅战斗队、轻型旅战斗队、“斯特赖克旅”战斗队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本世纪初,继海军提出“网络中心战”后,美陆军第三军军长拉波特中将提出了“行动中心战”概念,导致展开了模块化部队改编计划,着力打造由70个旅战斗队和200多个支援旅组成的模块化部队(不包括特种部队)。数字化、模块化试验的展开和初步获得成功,让美陆军在转型变革的道路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6 B6 H7 [" L7 G" ]9 T* H: m: Q  在美国陆军影响带动下,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陆军紧随其后,陆续展开转型试验。! i1 Y# i& e: V
  1998年,英国陆军正式成立“地面数字化部”,专门负责陆军数字化计划的协调和指导,确定了作战原则、人力、装备、结构、后勤和训练6个数字化进程发展方向。2001年7月19日,英国CDC系统公司宣布获得了英国防部“弓箭手”数字化战场无线电通信系统研制合同,标志着英军地面部队数字化建设进程全面启动。" j) d; A3 f$ v1 Q- c
  俄罗斯陆军数字化建设注重自身传统,根据《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武装力量建设构想》和《俄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完整的改革方案,完成了组织编制向军—旅—营体制转变,目的是建成一支用途多、活动范围大、突击力强的新型陆军机动部队。( ?- ]. l: W4 b- }5 N$ s  E0 b2 ~
  放眼当今世界,陆军转型已成共识,目标基本锁定了小型化、轻型化、数字化等方面。但各国发展的步伐有快有慢,选择的路线不尽相同。美国注重能力牵引,试点先行,高投入,高效益,全面跃进;欧盟多国采取联合投入,联合研制,重点突破,携手并进;俄罗斯保持传统优势,理论先行,大刀阔斧,大起大落;印度奉行抑民富军,局部突进,倚重美俄。尽管各具特色,却实实在在地掀起了一场陆军转型发展的新浪潮。! t) U% r: {2 u5 ^! f9 |+ }

9 h% U, p! V' ?& D资料图:沈阳军区某摩步师严训合成营战术。% Q. ~" \$ O& j5 l4 X
 
" W+ @9 L* n6 P/ A% I 抓住机遇,中国陆军进军信息化0 E% v* ~9 A- f$ C! f
  近10多年来,中国陆军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大背景下,从长期“维持”、“忍耐”的阴影中走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理论和能力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展。
3 A9 J: Z* C3 `! a  首先,明确了功能定位。如果说历次革命战争的胜利都以陆军胜利为标志,那么未来作战胜利将以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胜利为标志。陆军不再是包打天下的“大陆军”,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弱势群体”,而是联合作战中的平等伙伴、陆战主力,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作用。4 ?% t% @. V# I& [5 j# R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世界最长的陆地边境线,陆上与多国接壤。坚持睦邻友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国家安全观,建设和保持一支精干强大的信息化新型陆军,不失为安国之策、护国之本。
3 S% ^, K+ w% P0 W+ I1 D  新形势下,解放军陆军功能也在相应拓展,既在军事上是联合作战的重要力量、捍卫陆疆安全的主导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适用力量;也在国家安全和建设发展中是维稳反恐的战略力量、抢险救灾的应急力量、支援国家建设的突击力量。' g2 q( N4 e* @
  其次,理清了发展思路。围绕建设21世纪陆军,世界各国表述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提出的“投送与全能”型陆军,要求拥有全球范围内机动作战的“全谱决胜能力”;俄罗斯提出的“地区防御”型陆军,要求拥有地区范围内的机动作战能力;日本提出的“全方位机动防御”型陆军,印度提出的“地区威慑”型陆军,基本也都是“机动多能”陆军的复制版。( P5 E1 b- U  z  d
  中国奉行发展经济、积极防御的基本国策与军事战略,陆军建设的思路必须与之契合。结合陆军实际,着眼战争未来,中国陆军提出了信息化与机械化复合发展,信息化带动机械化,逐步实现机动、立体、多能的发展目标。
/ u' M6 e& Z5 u8 a* |  相比发达国家陆军,中国陆军底子薄,实现目标更加任重道远,第一步尚须瞄准“四个转变”。即由适应战区小范围防卫作战向适应国土全方位机动作战转变;由适应地面战场平面作战向适应多维空间立体作战转变;由适应近距离接触作战向适应中远距离非接触作战转变;由适应遂行单一作战任务向适应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转变。8 |" w, H8 _" O  @
  也就是说,大幅度提高陆军的机动作战、立体作战、中远距离作战和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成为新世纪新阶段解放军陆军发展的重要目标。
1 e& _) b; z' V  第三,明确了建设重点。未来战争是体系间的对抗,构建功能完备的战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综合打击、支援保障等“五大系统”,成为陆军发展的重要“抓手”。
$ z( k* [7 J; f- c& g, b) M8 E' |  构建陆战“五大系统”,目的是实现认识了解战场更清楚一点,传递处理信息更快捷一点,指挥控制更严密一点,打击行动更精准一点,最终引导出以“明”打“暗”,以“快”打“慢”,以“精”打“粗”的功效。6 `) g, H& f+ Q, S3 Y
  目前,各陆军部队建设信息化积极性高涨,不管是总部直接主导还是各大单位自主开发的项目,都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发展势头,其中,数字化和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成为建设的主流。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战斗力生成与建设投入、速度不匹配,系统增加了、保障更复杂等问题,需要在建设中引起重视。
6 d! B/ J0 D9 u+ m" H3 [  最后,坚持了独有特色。解放军陆军拥有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不仅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还在与日、美、印、苏、越等国陆军过招中一再令世界瞩目,至今西方仍流传着500年内不要和解放军陆军交手的告诫。毫无疑问,解放军陆军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军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攻必克,战必胜,已经成为其坚强的灵魂和优良的传统。1 `# S+ c' _) g  c: M) \
  但不必讳言,和平时期军队的流行病也侵蚀了其部分肌体,结构需要优化,冗员需要精简,装备需要改善,体系需要完善等,这些都在考验他的耐力和适应力。
1 ?! ~1 u! T9 P+ a9 ^( ?% G. T, ?  值得欣慰的是,解放军陆军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正伫立于世界陆军发展潮头之上,着手调整部队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装备,不断展开系统集成,逐步推开数字化试点,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陆军的目标坚定前行。
2 P$ v4 P  A$ X4 Z( p" u8 O9 U# H% j  _  n& D2 o( H!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