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1|回复: 1

阳谷县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初年,全县编为10乡,后并为3乡。明代编为22里。清代编为39里,后增至42里,另有东、西二“更名”281庄,亦分编为24里,清末清政府标榜“自治”,全县划分为17个“自治区”(又称乡)。以县城及其门、宴清、义和乡,南部为四棚、人和、太平、高庙王乡,西部为西湖、灵王乡,北部为常平、定水、四甲、安乐、七级乡。
  1929年,依照国民党南京政府《县组织法》、《区自治实行法》、《乡镇自治实行法》之规定,编居民5家为邻,五邻为闾,五闾百户以上为乡()。全县1184个自然村,共划为6区、284()。第一区在县中、西部,区公所设城内,辖一镇、106乡及石门宋、徐庄、郎集、月堤、沙土集等346个村;第二区在县东部,区公所设在常楼村(今属范海乡),后移阿城镇,辖6镇、61乡,范海、闫楼、真武庙、阿城、张秋等252个村();第三区在县北部,区公所设在石佛村 ,辖5镇、37乡,五杨、定水镇、四甲李、朱老庄、郭店屯等142个村庄;第四区在县东北部,辖2镇、28乡,七级,关桥口、安乐镇、平坊、杨窑等201个村();第五区在县东南部,区公所设在张富安(今属河南省台前县),辖18乡,十五里元、城陂、接波浪、徐楼(今属梁山县)167个村庄;第六区在县南部,区公所设在秦家庄(今属河南省台前县),辖20乡,马楼、裴城信。杨天章,张楼(今属郓城县)104个村庄。
  1936年,县内六个区所辖284个乡镇合并为51个。第一个区辖10个乡()即谷山镇、谷丰乡、沙河乡、仓上镇、义平乡、波河乡、西湖乡、嘉禾乡、迷魂乡、常平乡;第二区辖9个乡(),即张秋镇、阿城镇、平和乡、义和乡、信和乡、聂和乡、仁和乡、雍和乡、忠和乡;第三区辖9个乡(),即石佛镇、定水镇、郭屯镇、北平乡、中平乡、正平乡、太平乡、国平乡、雍平乡。第四区辖9个乡(),即七级镇、安乐镇、孟母乡、河东乡、河西乡、孟尝乡、安定乡、永安乡、古城乡;第五区辖7个乡,即景阳乡、天平乡、共和乡、岔河乡、福安乡、光平乡、?河乡;第六区辖7个乡,即义聚乡、沿河乡、三义乡.三和乡、仁义乡、文化乡、遵华乡。
  1939年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随着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扩大,先后建立起11个区。19457月阳谷全境解放后曾多次调整区划。19477月聊阳,徐翼等县建立后,县辖范围大大缩小,共划分为7个区。一区在县城西、区部设在俞楼村;二区在县城西南,区部设在郎集村;三区在县城南,区部设在仓上村;四区在县城以东,区部设在鲁坊村;五区在县东北部,区部设在闫楼;六区在县城以北,区部设在小迷魂阵村;七区在县西北部,区部设在斜店村。19499月,聊阳、徐冀两县同进撤销,原属阳谷县的村镇全部回属,重新调整为10个区。一区在县城西南,区公所驻门庄村;二区在县东部,区公所驻阿城镇;三区在县北部,区公所驻九都杨村;四区在县东北部,区公所驻七级镇;五区在县东北部,区公所驻安东镇;六区在县城以北,区公所驻赵庄村;七区在县中部,区公所驻王庄村;八区在县西北部,区公所驻青杨李村;九区在县城东南,区公所驻冀王村;十区在县城以西,区公所驻仓子村。同年年底,又将第十区并入第一区,第九区改为第三区,原第三区撤销,所属村庄分别划入第四、五、八区,全县共设8个区。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9: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盛涛 于 2012-1-9 19:10 编辑

      1950年,又将并入第一区的原第十区村庄划出,另设第九区。全县共设9个区,122个乡,辖763年自然村。第一区在县城西南,区公所设在门庄村,辖高庙王、赵台、门庄、袁楼、孟楼、东孙、许楼、苦水王、三里庄、邵楼、杜庄、朱施董12个乡,共83个自然村;第二区在县东部,区公所设在阿城镇,辖孙楼、李炉、于庄、崔庄、阿胶、义和、熬盐场、韩海、民主、齐店、阿城、薛庄12个乡,共70个自然村;第三区在县城东南,区公所设在冀王庄,辖谭庄、国庙、沙河崖、龙虎寨、费楼、魏海、骆驼巷、冀王庄、四棚、金海、中孔、毛庙、岳海、闫集14乡,共96个自然村;第四区在县东北部,区公所设在七级镇,辖蒋庄、三合、七级、大杨、冯集、西金、四合、郎湾、郝林、任庄、桑庄,七里河、姚皋13乡,共91个自然村;第五区在县北部,区公所设在安乐镇,辖孟洼、胡楼、西李楼、陈集、赵庄,郭店屯、刘铺、梨园、柿子园、东李楼、于营、薛寨、后屯、安乐镇、于庄15乡,共93个自然村;第六区在县城北,区公所驻赵庄村,辖北徐、八里营、谷庄、焦海、东唐、大布、李楼、张董、吕超凡、沙土集、徐良府、魏海、訾海、迷魂阵14乡,共75个自然村;第七区在县中部,区公所驻王庄村,辖阎庄、罗海、赵堂、双庙苏、汤洼、常楼、马庄、阎楼、汤庄、三教寺、四合、半楼、岩寨、赵海14乡,共79个自然村;第八区在县西北部,区公所设在青杨李村,辖店东张、陶楼、鲁庄、石佛、青杨李、王营、杨皋、李八堤口、后李、吴堤口、郑庄、五杨、双楼,贾庄15乡,共76个自然村;第九区在县城西,区公所设在仓子村,辖刘灿明、刘华、张海龙、苏王董、胥庄、仓子、门坊、钟海、李化真、大王庄、郝楼、翟庄、四都、城关镇14乡(镇),共100个自然村。

  1958年4月,撤销区级建制,全县707个自然村,合并成立18个乡,即七级乡、阿城乡、穆庄乡、薛庄乡、阎楼乡、郭店屯乡、石佛乡、迷魂阵乡、石门宋乡、魏楼乡、施庄乡、门坊乡、大布乡、鹅鸭坡乡、王庄集乡、城关乡、安乐镇乡。同年8月,撤乡建社,全县共成立8处人民公社,即七级公社,阿城公社、安乐镇公社、阎楼公社、石佛公社、大布公社、石门宋公社、西湖景公社。同年12月15日,阳谷县建制撤销,所属村镇全部并入寿张县。

  1961年7月1日,恢复阳谷县建制,辖境与1958年底撤销县前同。全县共划为17处人民公社,117个生产大队(当时称“管理区”)。不久改建为8个区,即城关区、阎楼区、七级区、阿城区、安乐镇区、定水镇区、大布区、西湖区,区下设人民公社,各区共辖50处人民公社。

  1964年11月,原寿张县建制撤销,其金堤以前村镇全部划归阳谷。全县共划为12个区,79处人民公社,554个生产大队。各其周围,辖谷庄、城关、魏海、石门宋、八里庄、龙虎寨6处人民公社;阎楼区在县中部,辖关庄、阎楼、赵海、姜庙、毛坊、阎庄6处人民公社;阿城区在县东部,辖阿胶、马湾、薛庄、民主、孙楼、阿城6处人民公社;七级区在县东北部,辖郎湾、七级、胡楼、后王、三合、西金6处人民公社;安乐镇区在县东北部,辖安乐镇、辛庄、后屯、郭店屯、李屯、陈集、王营7处人民公社;定水镇区在县北部,辖定水镇、石海、陶楼、雷庄、鲁庄、王庄6处人民公社;大布区在县城西北,辖大布、吕超凡、迷魂陈、李堂、张董,新店、沙土集7处人民公社;西湖区在县城以西,辖胥庄、苏王董、大门、马庄、高庙王、朱施董6处人民公社;李台区在县西南部、辖中孔、徐集、秦楼、关门口、李台、祝口、孟楼、子路堤、金斗营、莲花池10处人民公社;寿张区在县南部,辖马庙、北台、寿张、冀王、沙河、毛庙、四棚7处人民公社;十五里元区在县东南部,辖十五里元、朱坊、八里庙、谭庄、崔大丰、王坑6处人民公社;张秋区在县东部,辖张秋、景阳窟窿石、董营、沙沃,颜营6处人民公社。

  1971年3月,撤销区级建制,合并成立19处人民公社,即城关公社、寿张公社、石门宋公社、阎楼公社、范海公社、阿城公社、七级公社、安乐镇公社、郭店屯公社、石佛公社、定水镇公社、大布乡公社、西湖公社、金斗营公社、李台公社、四棚公社、十五里元公社、张秋公社、高庙王公社,各公社共辖560个生产大队。1982年,城关公社、寿张公社分别改为城关镇、寿张镇。

  1984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政府的通知》精神,以原来的社镇为基础,重新划为6个镇,15个乡,即阳谷大布乡、西湖乡、翟庄乡、高庙王乡、金斗营乡、李台乡、四棚乡、十五里元乡、石门宋乡、阎楼乡、范海乡、郭店屯乡、定水镇乡、石佛乡、杨庄乡。同时以原来的生产大队为基础,成立行政村。全县21个乡镇,共辖790个行政村。1987年底,各乡镇所辖行政村增至824个。
1994年,阳谷县辖阳谷镇、寿张镇、张秋镇、七级镇、安乐镇6镇,石门宋、四棚、十五里元、范海、阎楼、石佛、定水镇、杨庄、翟庄、大布、西湖、高庙王、李台、金斗营、郭屯15个乡,841个村民员会。
  1995年6月20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阎楼镇,撤销石佛乡设立石佛镇;撤销定水镇乡设立定水镇。
  1996年10月3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范海乡,设立范海镇。
  1998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李台乡,设立李台镇;撤销十五里园乡,设立十五里园镇。
  1999年底,阳谷县辖阳谷镇、寿张镇、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安乐镇、阎楼镇、石佛镇、定水镇、李台镇、十五里园镇11镇,高庙王乡、金斗营乡、大布乡、郭店屯乡、西湖乡5个乡。各乡镇共辖865个村(居)民委员会。
  2004年10月,撤消阳谷镇,在其基础上设置博济桥、侨润和狮子楼三个办事处。全县共辖10镇5乡三个办事处。即:博济桥办事处、侨润办事处、狮子楼办事处、寿张镇、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安乐镇、阎楼镇、石佛镇、定水镇、李台镇、十五里园镇、高庙王乡、金斗营乡、大布乡、郭店屯乡、西湖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