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回复: 0

聊城"转调"之路别样探索 水上古城雏形初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聊城发挥比较优势,探索欠发达地区转方式、调结构的路径。其实践有借鉴意义。

    观念创新,超越具体“转调”

    作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聊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既要发展,又要“转调”,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答案源于聊城人对自我的认识。有三句话: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聊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聊城依然是我省西部欠发达地区;聊城发展潜力大,成长性高。在经过了持续8个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后,聊城有了自己的答案。 

    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说,“转调”没有空白区,转方式、调结构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欠发达地区同样迫在眉睫。对于聊城来说,这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生存仗”,是聊城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契机。于是,在聊城,“转调”被真正视为了一种机遇,被赋予了战略性的价值。

    “转调”的动力来自于聊城的经济结构。聊城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培植起一批重点企业,经济社会取得很大发展,但三次产业比例大体为15:57.5:27.5,存在着一产偏高、三产偏低、二产中传统产业比重大的问题。其主要工业产品化肥、棉纱、氧化铝等,都是对外输出的原材料,高附加值让别人挣走了;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8,每年贡献粮食70多亿斤;年发电261亿千瓦时,向市外送电100多亿千瓦时,都是典型
的“贡献型经济”。这种产业结构,造成了地方财力紧张、民生方面欠账较多、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等问题,成为了聊城长期欠发达的根本症结所在。

    不仅如此,作为聊城经济支柱的重点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能源、原材料消耗量大。每年需要煤炭、铝土矿、铜精矿近3000万吨,全部需要外部供应。在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潮流的形势下,一旦国家采取征收碳排放税等措施,将直接影响其生存。

    发展的信心则来自从现实中看到了自我的优势。站在全省看聊城,看到危机,更看到了生机:聊城北部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东部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南部有鲁南临港产业带,聊城处于济南省会都市圈之内,如果积极作为,为全省大的发展战略搞好对接配套,聊城就可能展翅高飞。

    “转调中发展,发展中转调”在聊城成为了一体。“转调”不再是简单地完成目标,而是志存高远,着力未来,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个性“转调”,凸显环境价值

    “生态是借贷不是继承”——在从济南去聊城的高速路上,你会看到这样的公告路牌。传达着这样理念的路牌,在聊城市区也随处可见。这样的施政理念,催生了“转调”背景下建设“文明生态市”的目标定位。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转方式、调结构,需要勇气、胸襟与担当。”聊城市长林峰海介绍,以建设生态文明市为总抓手,聊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减排是一场硬仗,聊城人打得漂亮。

    近年来,聊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铁腕推进节能减排。共关停10个小火电机组,合计容量33.3万千瓦,远超过省政府交给的任务。在全省率先全部取缔年产5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关闭了20家治污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对全市所有河流实施全流域、全方位治理和监管,对排污企业采取现场检查与设备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污水处理后全部通过养鱼生物指示池向外排放。

    尽管经济实力较弱,但聊城对“两高一资”项目态度坚决,近年来拒绝这类投资达百亿元以上。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累计投资246亿元,全市130户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实现达标生产,28家涉气企业所有燃煤机组都安上了烟气脱硫设施。4月份,聊城作为“十一五”节能突出贡献单位被省政府通报表彰。

    在聊城,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含有多种有用化学成份,但其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聊城信发集团投资1亿多元,攻克了一系列难题,使赤泥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由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将赤泥“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企业,年实现综合效益4.2亿元,节省土地3000多亩。

    聊城古城区是全国唯一的水上古城,已有933年历史。古城区内房屋多为平房,年久失修,搞开发困难多、投资大,且短期内见不到成效。市委、市政府经多方征求意见,决定实施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以此作为文化旅游业的龙头,让全市人民长期受益。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

    目前,古城区保护改造已完成投资7亿多元,一座独具魅力的水上古城雏形初显

    环境就是价值。“生态文明市”,不仅是聊城正在推进和实践着的一个城市目标,也已经成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
路径选择,战略决定未来

    聊城的决策者清醒而果决:聊城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产业区位优势,就能实现新的跨越。经过几上几下的研讨,一个清晰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建设“一五二”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一”是指在一产方面,建设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借鉴发展工业的理念,聊城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农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面向未来的农业优势支柱产业。将粮棉油、瓜菜菌、林牧鱼等全部纳入生态农产品品牌管理范围,已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品牌126个,“三品”基地面积发展到218万亩。

    养殖“生态猪”是聊城的得意之笔。聊城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在全国首次开发出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同时让猪享受听音乐、泡温泉等“福利”。所产猪肉经国际权威机构检测,未检出激素、重金属等残留,DHA(脑黄金)含量则是普通猪肉的4倍以上。目前,一斤生态猪肉卖到98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五”是指在二产方面,建设有色金属及金属加工、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轻纺造纸及食品医药、能源电力及节能设备五个基地。

    4月26日,祥光铜业闪速熔炼炉、闪速吹炼炉相继投料。祥光铜业是世界上第二个采用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工艺的铜冶炼厂,其一二期工程对接后,产能可提高50%,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利税60亿元。依托铜铝产业优势,聊城规划建设了铜铝两个“千亿产业园”,到2015年末,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600亿元,铜产业将达1400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决定未来。聊城今年在全市120个重点项目里,确定了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年初,全省唯一的新能源汽车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聊城,为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增添新动力。预计到2013年,聊城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将达200亿元。

    “二”是在三产方面,建设商贸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及休闲度假两个基地。聊城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地交界处,京九铁路、邯济铁路和即将开建的德商高速在此交会。藉此优势,聊城规划建设了4.5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园,吸引了盖世邦晔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入驻。近日,又与香港豪德集团签约,投资9.9亿美元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城,推动聊城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

    依托“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一批旅游项目方兴未艾,展开了聊城旅游业的新画卷。“十二五”期间,聊城将投资600亿元,打造一批有影响、有活力的旅游景区和线路。到“十二五”末,年接待游客将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

    聊城的“转调”正在为聊城的科学发展打牢基础。战略目标下,聊城一定会越走越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