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_5 z3 d" o( W4 Q7 G' |& N
7 _/ Y6 R! U' s5 v
由于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台湾派往大陆的间谍后继乏人。据称,在1979年美中建交之前,台湾每年都向大陆输送数百名甚至数千名间谍,累计有1万多人被捕;包括被处决的在内,共3,000多人殉职。 3 p# S8 L2 L! W5 A* h& q& @
日媒称100多名台谍潜伏大陆 ( n Q2 H% [. g
“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今年33岁的黄某现居台湾中部,他回忆在大陆被捕时这样说道。黄某曾经在浙江省宁波经营服装公司。2003年他经一位朋友介绍,认识了台湾“军情局”人员,对方劝说:“可以一边经商,一边搜集情报,钱方面是不会亏待你的。”黄某从2004年开始拍摄中国海军某基地和设施,并在地图上标明位置。据说他原本就没受过训练,因此“并没有十分当回事”。 0 m- ] F3 ~: U5 D# o) J
2006年黄某被中国国家安全局逮捕,因从事间谍活动而被判4年徒刑,他被关押的浙江省某监狱就有5名台商间谍。2009年刑满释放后,他的公司被没收,欠了大量债务回到台湾。然而,台湾“军情局”以“没有正式的合同为由”拒绝向他支付过去从事间谍活动的经费和报酬。
1 x7 K# k$ ?6 N% s 黄某感叹:“有的台商间谍每月可以领到5万元新台币,我被他们骗了。”据说如今在大陆服役的台湾间谍有100多名。 ) j. y6 r8 q% b" Z. y7 S
不专业 台商兼职间谍屡屡被捕
6 Q; s# `6 C9 q3 X0 g. X 文章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高举“反攻大陆”的旗号,开展了情报搜集活动。与台湾利益一致的美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冷战时期,美国利用台湾来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 8 i5 A/ ?# N/ M _
一名军情局干部曾经对媒体这样透露,在1979年美中建交之前,台湾每年都向大陆输送数百名甚至数千名间谍,累计有1万多人被捕。据军情局干部2003年透露:“包括被处决的在内,共有3,000多人殉职。” # o" Y7 r9 Z) f3 ^; z2 g
原“军情局”的一名男职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间谍活动,被判死刑,后来幸运地改为无期徒刑,共服刑24年。他发泄道:“你问我后悔不后悔?后悔管什么用。这就是游戏规则。” 7 n8 U H7 T& x! K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军事平衡被打破,台湾间谍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探听大陆扩张军备和针对台湾的军事部署。随着台湾人在大陆投资的增加,间谍也逐渐从“专职”变成了台商,这是因为台商可以借助观光、探亲、投资和考察的名义到各地探访。然而,台商间谍的活动很多都是失败的,被逮捕的情况屡屡发生。
& O' c' V: {( D* n# J) C5 G( V- t( D1 }
2 A# Z6 ^. Y! |5 P0 G7 y& ^3 ~2 m! O6 d 台安全部门最高悬赏500万
" Y/ g) m# M3 ^8 r: x! I; ^ 文章指出,2008年主张“改善对大陆关系”的马英九上台执政,两岸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台湾年轻人也普遍求稳。由于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台湾间谍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在经济日益发达的大陆,人们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即便台湾方面以金钱诱惑也没有人愿意卖命。寻找情报线人已越来越困难。
& ]! E5 u5 _7 x5 o! t) y 尽管如此,台湾与美国的合作仍在继续,美国借助的是“卫星”,台湾提供的是“人员”。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提高搜集机密情报的积极性,台湾安全部门前年制定了新的规定,明确提出对重要情报的提供者给予奖励,公布的对个人的最高奖赏为500万元新台币。
( I# O; Q: |" S5 F& O8 i8 n
) `/ z4 o2 c. E3 ?6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