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回复: 0

外媒对比中日最强战舰 解放军输在三个方面(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05: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K7 J; I: s. ]" W4 K
& {1 Y3 b- c" x 9 a/ m, ]: z2 t, B# \1 \6 r( \
资料图:中国海军新052D驱逐舰立体图。
$ M$ K$ O) Z6 y2 G5 ]4 B' a8 G  韩国军事网站《韩国军事防务网》2012年4月8日发表文章对中国的区域防空舰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近日在网上陆续曝光的全新中国产区域防空舰仍为052C型,目前中国仅依仗自身的技术实力,尚难以完全自主地发展一型成熟高效的区域防空舰。中国可能会借鉴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发展出此类战舰。
- v/ G4 ^* Z. o8 Y, T' @  文章称,本月初,印度国产的“加尔各答”级区域防空舰开始舾装。与印度的大力宣扬不同,中国的同型战舰,即052C型区域防空舰的3、4号舰则在稳定与低调中进行。尽管尚无这两艘最新型的中国战舰的具体技术细节,但从已经获得的资料分析,这两艘战舰与已经服役的170、171号驱逐舰基本类似,仍属于052C型区域防空舰。而对于伴随本国和平崛起而迅速发展的中国海军而言,052C型驱逐舰的性能显然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而自2003年4月29日,170号区域防空舰下水至今,中国已经在舰载相控阵雷达、战舰隐身、舰艇动力与各类战舰技术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因此,参照以“金刚”级为代表的日本同型战舰的发展经验,在可预见的时期,更新的052D型区域防空舰或将在性能上获得本质提升。( _( f! `3 C- O: ^0 B0 I
  日本海上自卫队尽管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海军,但仅就战舰发展而言,无疑有相当多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其中,在中国区域防空舰的发展初期,日本的“金刚”级区域防空舰作为一款并不新锐但却异常强大的战舰,其在舰载雷达、战舰整体设计与动力装置方面的经验,无疑可以作为这一阶段中国此类战舰发展的目标与参考。7 E4 F# G7 K& h( Y( r9 D0 b6 _
: {) ~' B6 C9 H. m5 w
资料图:细品兰州舰。 0 m5 Q( {$ a$ C; E) f* `0 N
  首先,提升舰载相控阵雷达性能
; `7 u) v: Z' u0 C+ ^; z* w$ N  如果以052C型区域防空舰与日本的“金刚”级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前者的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体积较大。而在中国发展该型雷达的过程中,并不存在西方技术注入的可能,因此,其原始技术必然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自研。而无论源自何方,其关键技术,尤其是雷达集成度与探测性能,必然较之西方装备处于明显劣势。而“金刚”级装备的美制“宙斯盾”系统已经因自身高达数吨的重量(“宙斯盾”系统的单面雷达天线重达4吨),使自身在向欧洲国家的扩散中面临严重局限。因此,与之相比,在体积与探测性能上均不占优的中国雷达,无疑极大限制了区域防空舰的整体性能。
# x! V. f7 l$ A, o0 @, N& U7 d  作为亚洲第一个,也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第一个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战舰,“金刚”级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宙斯盾”系统尽管在体积上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国家的需求,但对于中国这种战舰大型化趋势明显以及未来海上防空任务繁重的国家而言,仍是极好的装备选择与研发模板。因此,中国在完全掌握舰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基础上,应将此类雷达的体积与集成程度缩小至“宙斯盾”系统的程度。而在性能方面,中国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原因很简单,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满载排水量在7000至8000吨的大型区域防空舰,类似法、意联合研发的“地平线”级中型区域防空舰毕竟成为日后中国大力发展的舰种之一。有鉴于此,在核心性能够用的前提下,新技术的尽快扩散比技术的进步速度更加重要。
2 _4 x, }( e% i( W' H2 y 5 X, x" {; i" j9 W6 y% [8 z3 _; o
资料图:052C导弹驱逐舰“兰州”号。
/ r# s! @3 h! v1 O8 ^. y- e* M
, s1 f! c; B8 l+ C5 Z6 v  其次,提升全舰的整体设计水平

/ y% ]# x4 R" L/ b( S  与“金刚”级相比,尽管中国的052C型区域防空舰的发展年代与欧洲区域防空舰相近,但其受制于雷达性能的局限(雷达自重较大),不仅四面雷达天线部署在水平线上,同时,其部署位置在世界同类型战舰中是最低的。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至少在探测范围上讲,中国的052C型区域防空舰处于同时代同类战舰中的最低水平。而作为其发展型,052D型区域防空舰可借鉴“金刚”级区域防空舰的经验,在雷达体积与自重获得较大降低的前提下,将其部署在更高的位置,同时以辅助相控阵雷达(日本在最新的19DD“秋月”级区域放空舰上装备了专门探测近距目标的辅助相控阵雷达,其原型为F-2战机上装备的J/APG-2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进一步改善战舰尤其是对近距掠海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相比之下,尽管052C型区域防空舰采用了在理论上具备更强隐身能力的封闭式桅杆,而“金刚”级仍采用传统的栅栏式桅杆。但后者在战舰整体布局上更加整洁,其综合隐身能力无疑优于排水量更小的中国战舰。因此,战舰整洁度也是中国在设计052D型区域防空舰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关键。% {1 w4 e% j3 E6 b9 L: n1 K* V

6 E$ @) D) e+ V6 b1 H资料图:052C导弹驱逐舰“兰州”号。. a$ }! N5 q, z! Q) c7 {* a
  第三,提升战舰的动力装置水平
$ Y5 d* _; D$ @  W2 {+ ]/ V  如果暂时抛开中日两国的雷达技术差距不谈,造成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性能更胜一筹的根本因素就在于其较大的舰体。事实上,排水量7000吨左右的中国052C型区域防空舰被很多人归入“中型区域防空舰”,而“金刚”级区域防空舰则属于“重型区域防空舰”。但两国未来的区域防空需求是一致的。从日本后来发展的“爱宕”级区域防空舰较之“金刚”级在舰体体积上并无明显增大可以看出,日本在研发其首款区域防空舰时即选择9000吨级的舰体是具有前瞻性的(尽管昔日日本选择这一规模的舰体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这一舰体规模同样将成为中国052D以及其后继型区域防空舰的主要体征。而制约区域防空舰舰体体积的重要因素就是动力。: \! J4 ]2 C2 `' B
  对于中国的国产大型水面舰艇而言,动力装置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燃气轮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其主要外来技术支援的俄罗斯,尽管最先在大型水面舰艇上应用了燃气轮机,但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却很快被西方尤其是英美超越。通过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漫长技术消化与发展过程,中国先后接触并使用了美制LM-2500型燃气轮机与乌克兰的DN-80型燃气轮机。尽管后者已经被大量装备于中国海军的新建舰艇上,前者仅装备于112号导弹驱逐舰上,但参照中国一贯的行事风格,其必然依照西方的先进技术,对已有的俄系技术进行升级,因此其装备的国产型DN-80型燃气轮机必然较之其原版,在性能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从中国大量舰载装备此型发动机的052C型区域防空舰上可以体会,中国在此领域内的发展进行的相当顺利。: @) f! k8 G2 T/ N+ U# G* q
  参照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的布局,中国可在052D型区域防空舰上装备4台DN-80型燃气轮机,以双轴双桨的方式进行推进。尽管DN-80型燃气轮机的功率要大于美制LM-2500型燃气轮机(DN-80型燃气轮机最大功率为36300马力,LM-2500型燃气轮机最大功率为25000至35000马力),由此可能造成中国区域防空舰体积过大,但这在中国未能掌握顶级燃气轮机的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的。但与此同时,较大的舰体也为在战舰关键设备上,尚难以完全做到有效整合集成的中国提供相对宽松的空间条件,从而使战舰在设计及日后改装时更加从容。$ Z' ]6 k, k" V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国国产区域防空舰尚难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但立足美制“宙斯盾”系统在亚洲成功使用的样板,即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的经验,中国或将有能力对已有设计进行适当升级。而在完成对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的学习与超越之后,比其水平更高的日本“爱宕”级与英国“大胆”级或将成为其下一步的参照对象。
! i: N' L9 M3 n6 ^; E7 m& ~$ i  ?! @& a# C; m"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