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 y5 F+ o6 }9 @0 z" ]
( n) ^) q, f5 M% q+ l2 u1 t& S' [
. s. n% H8 F+ |
2012年2月11日,广东陆丰乌坎村村民投票选举村代表。武警把守在随后举行的首次民选代表会议会场外。
2 @- h1 g2 ?" l2 y* z0 a4 p6 |昨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乌坎事件、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位列前三位,其中乌坎事件更是在最终评选中,以45票全票通过而位列榜首。# |! v! k2 z5 n5 I3 C) S6 K! Y
* Q0 w! S: l8 w3 K% [ 公共事件今年首次入选
/ J* @3 k5 H4 Y- R6 f- _ n- U 据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介绍,从2009年起,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评选年度中国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今年,在推选提名和初步评选的基础上,高校学者、社会组织领导、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媒体资深人士共同参与了最终评选。3 S, h9 ~- k4 G7 l
今年当选的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包括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包括公共灾难)、公民事件(包括公民灾难)和公共政策四大类。其中,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和公共政策各占30%。公民事件占10%。而2010年当选的十大事件中,四大类型中缺少了公共事件,公益慈善则都是正面事件。相比之下,今年入选的事件更为均衡。/ r+ |) w7 B0 E8 W
十大事件说明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Q( a' [( e2 G# f% o
评审团专家指出,2011年的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反映出,公民开始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社会建设。在一些方面相当强化,特别是公益慈善方面。参与的方式是以个人的身份和个体的权利来参与,这样的参与度大大增强,说明了公民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政府面对频发的公共事件紧急应对正在成为常态,这也加大了公共政策出台的强度和速度。
9 e; i- D; I8 Q, S; @: ]. m “如果说2008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11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元年。” 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指出,中国公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通过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公民事件、公共政策四个领域,认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 h: D! D' c+ x) @) W+ m
& m6 r" c: V* C6 x 公民社会十大事件* Y! \# E' O V
1 乌坎事件:彰显基层治理困境,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 i* l i6 f) d9 _4 V0 y. D
专家点评: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积极介入和信息公开,建立了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简单化处置的倾向。该事件对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层次影响,也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判断和冲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样本。
, _: U% Y8 a1 t: m& J8 k! ?% U: [+ c+ M
2 郭美美风波:拷问红会,引发慈善大讨论# v. ~ S/ T; @9 e2 l |
专家点评:“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8 E; u6 `6 I" t* x; c
3温州动车事件
* J3 I# n! ^6 X$ f* p% `- S2 M 专家点评:温州动车事件中的民间表现,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C2 Y5 `3 [( O% G1 K
/ I3 i' R5 e6 m# v 4 免费午餐: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 u6 R% m3 O3 l- |
专家点评:免费午餐的价值不仅在于利用网络为动员和行动的工具,开启社会公益新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公共议程长期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历史传统下,公共议程首次由民间引导,社会发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动实属罕见。3 ^, u U- d: I3 }8 Y/ e1 j
" D* p& D5 V& V4 K! b; U d9 E
5 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公民行动争取环境权. z8 N- b( [8 N" d) X2 p2 _
专家点评:大众相互动员,不迷信权威,焦点始终执着于修订法规以接纳民意。同时,政府修正立场,承认大众立场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时响应,权利主张与权力协调诚实配套。9 z/ e9 @1 ~3 W
2 j, E7 V3 v7 N% U& a 6 小悦悦事件:叩问公民道德困境4 K' L7 {# K8 D/ e( Q6 ~/ Z; C
专家点评:2011年,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再不会比这更强烈了,但当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谴责社会而不求诸己心时,“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陈贤妹的朴素一抱,成就了中国良心的最后救赎。0 I5 C. ~+ y5 q# }3 O, D
7 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间组织发展迎春盼夏
+ @, ~8 } d; y- f% W 专家点评:社会稳定,要靠培育和管理两条腿走路。广东省此举为民间组织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反思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契机。
& `+ d. |8 i/ i: [3 Q. y. J 8 甘肃校车悲剧:影响公共决策,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布6 S; _7 t* ]: I6 j* r# K
专家点评:校车悲剧及引发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公众焦虑。从事故追责、体制问责到公民捐献校车争议的多个方面,公众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发言最终影响了公共政策。
) o6 p$ @8 q4 a, y, n4 K' F, `/ y9 ~ 9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社会转型内外压力# h0 n" j8 m7 {+ _# h: o- e- i
专家点评: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尽最大力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利益,此一宗旨无分国族内外。但现实中的公益运作,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职能规范化有待解决。1 @6 b W' R0 \ O% p: t
10 “社会管理”进入国家话语:社会创新管理进程全面启动5 k7 c, c+ o. Z" Y& o: Q( p* X# ~
专家点评:从“治安”到“管理”,两个字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层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中央直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是中共治理思维的创新。
4 B' h3 S, E/ i4 U5 h3 B$ T
4 [- H: D9 }5 m/ }# p6 f*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