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初开始,长岛部分海滩不断有成块油污漂到岸边。本报记者 崔木杨 摄 9 _' l$ E7 a4 [- X% W" C
8 [9 M1 T; |' M% U+ m ~ L 昨日,距离蓬莱19-3海上钻井平台约40海里的长岛县,沿海水域及海滩发现多处原油漂浮点。据当地渔民称,近日在长岛已出现贝类非正常死亡及有人钓出沾有原油的野生鱼等事件。目前,长岛县海洋局已对海滩遗留原油取样分析。当地官员说,长岛受原油泄漏污染已多年。! u! F" l; ? v3 G( R
【探访】
8 X$ B/ ~, Q6 S# z. | 游泳者“一上岸变成黑人”8 n, [; |9 O; q6 M r7 Y
月亮湾海滩位于山东长岛县北侧,素来以海蓝沙白著称。如今,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不断涌上海滩的黑色原油发愁。
' ^3 _! c, P2 U* _# W1 l 景区苦恼原油涌上海滩# x9 T# z% J% d' k
最先发现海滩上有黑色油块的是月亮湾景区的工作人员。8日,一名戴着红色胶皮手套的员工,描述了原油上岸时的景象。他说,十多天以前,他们就在海边发现了星星点点的油污。接下来,就有一小坨一小坨的黑色原油堆在礁石或沙滩的缝隙里。( S# W6 [* |; ^' S- I R: _1 \8 N9 G
随波而至的原油,让景区的工作人员苦恼不已。月亮湾景区负责人孙世杰说,我们清理了好一阵才让海滩干净起来。
; B2 ]. y6 M- @9 v- v 在月亮湾西侧,一名海钓的男子对漂来的原油表示愤怒。
: Y/ {, b2 B$ g' U/ A" j% b+ Z 昨日,他站在一块仍在流淌着黑色原油的礁石上,指着脚下的海面说:“昨天我在这里游泳,一上岸发现自己变成黑人了。这里以前鱼虾成群,现在什么也没有。”
' M% K5 ?/ s# P+ w 距月亮湾景区数公里远的九丈崖景区,也有同样情况出现。在那里,很多红色的礁石上都沾有黑色的油污。* v. o# b4 n) n2 x0 P8 g
油污传言正在流行1 \+ Y5 [3 Y0 R3 W' a: K. r$ o' V3 Y
在长岛北侧的渔业码头,已有海产品养殖业受损的情况。
$ S4 \4 p! s" q/ B' ] “谁知道怎么回事呢”,一名穿着红色T恤衫的养殖户说,这几天他死了几百斤扇贝。另一位渔老板则说,在长岛县的最西端,有人在钓鱼时钓上了好几条裹着原油的野生海鱼。4 [5 c! I/ R4 b( H$ Z, f& j
“现在是休渔期,出事的地方污染成什么样子谁都不好说,”穿红色T恤的扇贝养殖户说。/ ?6 X: y& A5 M/ _$ @$ m
【声音】& {3 w o2 G% d# h+ m6 t
“污染是一定的,而且不轻”3 F' s$ i0 E$ W! p z
“污染是一定的,而且不会轻。”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监督检查总队龙口支队的一位官员强调,这种海底渗油对环境的杀伤力极大。因为,油是自海底至海面的立体式污染,其危害程度远超此前大连港内的大规模油船漏油。0 [' f) M! b* D- C# v' ?. u5 R/ X
让这位官员担心的,还有近来对漏油海域消油剂的大量使用。他听说,漏油后,每天都有20几条船喷洒消油剂。) s$ G6 U$ w0 O7 p; ^8 h" J
去年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BP公司使用的分散剂(消油剂),就因为对红细胞、肝脏、肾脏的毒性问题被美国环保署禁用。目前,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各国对消油剂的使用都很保守,欧洲许多国家禁止沿海地区或水深不到50米的水域使用消油剂,而我国渤海水深也很浅,不到30米。; Z7 e4 W# u2 o
【调查】
. l# [' n' [: z. O' e7 Y6 Q 当地称无法确定油污来自何处
* P2 a5 Q( b' P 长岛县位于事发海上油田东南方,漏油事件再次引发了这个两万余人以渔业为主的县城的苦恼。2 S" s8 E' d; a+ b# s; E& b1 F0 [
冬天是油块,夏天是油花
+ J7 y9 H2 B3 k$ M2 ^ 昨日,长岛县海洋与渔业管理局的大楼里空空荡荡。留守的局党委副书记郑少华说,局里的业务人员一大早就乘船出海去事发地检查了。漏油事件发生后,县里的海滩出现了原油遗留物,目前局里已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样本提取,已证实原油来自何处。
3 ^( v1 Z# ~' }( k% s 提起原油泄漏,县渔政科的一位官员连连摆手。他说,从2006年开始,长岛县就开始频繁受到漏油的困扰。“冬天是油块,夏天是油花,油污带主要集中在岛的北侧。”该官员说。+ q5 i( X Q3 ^! q: V! X
油污引来大量渔民的投诉,为此他们年年打报告,上级单位也屡次来调查,可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主要是无法确定是钻井平台漏油,还是过往油轮漏油或是海底自己渗油。”( b4 F, B; r2 G
巡航船雷达没有肉眼管用
/ F' L! m! G3 B! T' V 与无法确定漏油主体一样,漏油事件一旦发生如何处理,同样让岛上的官员为难。
+ E5 [% e& }! ^9 z “污染带随着洋流走,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以现在的技术条件,除了提前预报,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参与处理漏油事件的一位官员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海上勤走勤看。1 S( r' W) P5 B% H$ \+ l) p$ [+ ~
据记者调查,即便是勤走勤看,在长岛亦困难重重。
# V6 G- ?( z. e' P$ s, ] 目前,在长岛对海洋进行管理的,除了县海洋局,还有省里的一个海监支队。两者相比,省属的海监支队无论设备还是人员都要优于县海洋局。' @ ~+ f7 h- `1 V/ w
“我们也想出去巡航,可设备不行。”昨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监督检查总队龙口支队的一位官员说,他们的船虽然装了雷达,理论上可在恶劣海况下出航,但实际情况却不是那么回事。“有好几次出航,我们眼睛都看见对面船开过来了,可雷达上什么都没有。”
$ J6 q4 S' r( _, ^( n. _ ■ 相关新闻
9 B/ d2 D5 R5 v: e 海洋局:全面排查溢油风险
9 G6 W' x% a1 [, b @. v j 本报讯 (记者马力)昨天,国家海洋局向中海油等10多家在我国海域内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生产作业者发出通知,要求这些企业吸取康菲公司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教训,全面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风险的排查与整改。; w: ~0 Q8 N* l* o- G
国家海洋局要求,各石油公司要立即组织对本公司所有海上生产作业设施,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溢油风险排查,重点对由于回注作业可能导致海底地层压力异常变化、进而造成海底溢油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排查。) U( W3 p% d# p9 n: L
此外,各石油公司要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的重点环节、设施的溢油风险进行防范与整治。对于曾经发生过溢油事故的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溢油风险管理措施,充分吸取教训,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 j* Z6 S: t, i
, ~- ~4 M3 `. `# f' `" U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