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回复: 2

自驱力:让员工自己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4 1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要,驱动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以争取最大的成功。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 S4 k5 r% M0 T9 a" `: v在整个员工职能体系的大冰山上,“知识、技能”只是水上部分,而隐于水下不易测量的员工态度、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却是挖掘之“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G7 I9 t5 k8 D8 ^内驱来自内需
( b  H% p2 a( B4 T  I# U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驱力和内驱力两种。内驱力指建立在员工自信心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达成的成功精神。* Z7 S& w. k, d& Q9 c( y5 Z
自驱力立足于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员工渴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热情主动地投入任务的完成中,甚至不计报酬地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
8 Z2 Y$ W. l2 f  f" j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6 n! c1 ~2 _. d# B7 l6 v" L0 M$ p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强烈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
' Z, @, L, C: x5 k6 P) z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在竞争性中追求出色的成绩。使自己的地位与自己的才能相称。
! o- _* b  l; t+ F- k* X- g亲和需要: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保持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高度忠诚。" v" w/ j  x1 _: d, Z( d
驱动人格的动力9 s0 O' m5 p2 `/ O% {
很多企业在潜意识中将员工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企图用一种外在驱动力,如强制、督促或者物质奖励等来挖掘其才智。而Brandeis 大学的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奖励会降低表现的级别,员工自我驱动却可以表现出三种人格动力:1 Y$ o9 S' U" \
出众意识。它使人自信,追求卓越。使人充分发挥潜力和能量,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r; m0 O9 A5 O+ C
批判意识。它使人经常向现实挑战,同时欢迎来自现实和他人的挑战,主动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欢迎挑战性强的工作或任务。9 G7 F/ ~0 l" }8 H8 g
超前意识。这是一种向前看的品质,它使人追求高远的目标、向未来和理想靠近,表现为看重培训机会的或者投资对自我的提升。/ }2 i: b, a0 `, z0 S5 |
自驱力三步曲  J7 E' a; \- e  E* h. F, m8 v1 b6 o
首先,确定员工需求的基本假设和自驱力的最佳着力点。每个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都不一样,每个企业员工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激励员工自驱力的制度要保持有机平衡。9 g! R1 I2 @; p' ^7 Z: c: Q( u* z7 x
其次,设计具体策略。比较常规的手段有四类:" M' z# q! X* P' B
成就刺激。适宜于提供给员工面对的是成功与失败机遇各半的工作:根据他们的能力情况交给他们适度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及时明确地向员工反馈其工作绩效的信息。1 _# v& W( H* R6 K, z
环境刺激。为员工创造相应的环境气氛。和睦、友善的环境可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但容易降低团队进攻性;而竞争性高的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不断地提升个体表现,但容易各自为政。5 B* [, w& W! s( P- Q
对人的发展挑战。将发展机会置于某种挑战、争取过程中,发展机会的获得不仅意味着员工能力提升机会,也意味着员工自身竞争力、事业资源的提升。: M) I$ {2 x2 Y, p# i: J
企业与人的合作关系。建立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平等关系。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统一为企业的事业发展,使属于某某企业本身表征员工能力和事业成就的标记。
/ P9 ^' R- s, E" N# ]( \最后,是制度、理念的培养阶段以及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
7 I6 m" c) z6 f+ H激励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不适宜过多更改,而是要将这种制度变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另外,也要设计相应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难以实现自我驱动的员工激励无效后应该淘汰。
- I5 T  o5 B; d  |' ?& z! M6 o内驱力归根到底是员工自身一种内在的动机或情感、心理因素,只有内化为一种内在意识才能时时驱动员工的行为与抉择。( C6 l9 E1 O1 e
发表于 2011-8-21 02: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大家有什么看法?我绝对喜欢这个帖子3 _' f! ^! [7 Y* |) M
; X4 [& |0 y5 @9 p" C. Y

/ `- O, R% O1 K9 ^8 u+ Y3 s# E7 X
4 C2 [7 T; k8 ?8 i' S1 [) {

, O* b7 D" A& r2 j# j: ]8 p
& n4 D% h, i: y+ t: w
8 }- g: S6 I" |- B' h
" O0 n2 i6 w  F; A  P$ X7 k" g2 q; }* ]

/ j: ?" _6 x8 e" Z: d/ t( o- B4 V5 w9 M/ {, N* F
7 c2 z; z0 }9 A3 P! D3 {
2 a" {0 `  k5 _9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