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回复: 0

中国计划2014年完成逾61万座散葬烈士墓抢修(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04: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r$ t' z$ T$ R& t+ b; T( D/ K- D4 A$ c; D3 }( {5 g
9 @' H- b9 Y% i  l
央视《新闻1+1》2012年4月4日播出《青山祭忠骨:一个都不能少!》,以下系节目实录:+ r0 J/ {5 ?: s
主持人(白岩松):$ B( ^! T- e, f+ i! z; A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5 I: s' U1 {" t- F8 R今天是清明节祭奠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不过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来看两张照片,这是今年3月28日登在《桂林晚报》上的照片,标题“烈士墓怎么成了孤岛”。第一张照片,矗立在土堆上的烈士纪念塔,周围已经被挖空了,在纪念塔旁边是一栋新盖的房子,显得烈士塔更加凄凉。第二张照片,烈士墓高一米多,座落在民居旁边,透过高高的草能看见烈士墓顶部的那颗五角星,而碑顶的水泥都已经开始脱落了。
& h2 E. `) q+ j7 J7 Z+ E$ y从这两张照片上或许可以感受到,这是怎么了?现在的烈士墓怎么会面临如此的窘境?我们要思考该如何面对烈士,如何去祭奠他们呢?( ]) e1 Q$ O) |; a# Y7 q  @1 }* U! J
解说:鞠躬、献花、缅怀、祭奠,不只是今天,整个清明假期的三天时间,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前来扫墓的人们心怀敬意,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崇敬和怀念。  d) s) o& O, a+ m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清凉村,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今年前来祭扫的人群中有一位叫做欧兴田的新四军老兵,已经86岁的他,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花了30年的时间修建了这座陵园。  |4 Y* E& S' D% j3 ]* E) l' X
今年清明节到了,我陪你喝两盅酒。
5 N, w6 |  Z5 r解说:这个陵园所在的清凉村也是当时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抗战期间,2400多名新四军战士就牺牲在这里。抗战胜利后,欧兴田所在的部队曾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但在淮海战役期间毁于战火,多年来没有一座烈士陵园安放这些牺牲的人。上世纪80年代,当年战斗在淮北的一些老同志重归旧地时又提出重建陵园的建议。  _2 {) I" Y$ I6 }* \! }+ [
欧兴田:那时候我才五六十岁,身体也好一点,我来办。. `$ J$ g5 O$ }6 L. a  e& [% ]
解说:老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只为了60多年前的一个约定。1925年出生的欧兴田在战火中长大,目睹了国人被杀戮的场面。1939年,14岁的他和八位同学在一间破旧的教室里自发成立了尖刀班,九位少年立下生死誓言,伤了互相照顾,死了为对方收尸。( d& x$ z1 Q1 b/ w
欧兴田:这是我的名字,欧兴田,都是用针、用墨汁写,写好名字以后就用针扎,出血以后就瘀成这样了。, s- t# E( N" m
解说:当年的九位少年,七人牺牲,其中三人尸骨无存。1983年,欧兴田开始寻找战友的尸骨,而他要寻找的还不只尖刀班的战友。- J: b& U8 b6 K; v- _, \* q
欧兴田:凡是抗战牺牲的烈士,我都到各个县把名单查找,然后我挨个落实。; e( {4 _" }8 y! W: x8 U+ \
解说:1989年,他决定重建陵园,政府给他协调了20多亩的一块地,而建设陵园的费用加起来也200的万,除了老首长的捐助,其余的全靠欧兴田一分一分地攒出来。30多年里,欧兴田有时难免心里难受,没处去说,他就会拎一瓶酒,坐在陵园墓碑前的石头上,跟逝去的战友们聊一聊,而对于自己的身后事,老人也已经有了安排。
" r  c' T0 R6 w( }8 }" y$ t3 e欧兴田:我早已(把身后事)给家里都安排好了,我的儿孙,都跟他们安排好了,死过以后就把骨灰给我烧掉,在这陵园一撒就行了。) n5 r/ e1 C! F( i  b1 [& ?' K
列宁说过这么一句去,忘却历史就是背叛。他们就是一个民族尊严的代价的付出,值得后人不能忘记。' _  G8 [' M" k, }6 Q- B
解说:如何祭奠逝去的烈士,让更多的逝者能够更好地安息长眠,就在昨天,一条来自民政部的消息引起媒体关注,“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首次普查工作已经完成,其中零散烈士纪念设施1.2万座,散葬烈士墓61万多座,而民政部计划今年将完成对30万座散葬烈士墓以及2000座烈士纪念设施的迁移修缮工作,全部抢修工作计划在2014年完成。”
" j+ K3 e$ n! ^3 f主持人: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欧兴田老人的战友们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欧老只要活着,他们就活着。这些年随着各地开展“感动河北”、“感动大连”等等类似全国各地这样的活动,陆续发现了很多让我们特别感动的人,他们都以个人的身份在做着战友墓地的保护或者是守墓等等这样的工作,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工作,仅仅靠这么多有情感的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他要靠国家。
" g9 t$ b' t5 @6 {$ q: ^1 N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不去讨论早或晚,但是幸运的是已经开始,现在也有了一些具体的数字,包括散葬的墓超过了60万,具体分解下去这个工作的难度如何?接下来连线河北省民政厅优抚处副调研员李占雄。
5 h0 s: ]% a) U5 k9 h李先生,你好。
! r! o( L9 E0 B- X% \* L9 ^李占雄:你好。, a# k+ {0 G. z  V* f' z9 Y
主持人:对于河北开展这项工作来说工作量有多大?' D6 h; r6 k  Y1 x. `* _
李占雄:经过我们各级的普查,目前河北省散葬的烈士墓有45000多个,碑、亭、塔这样比较大的零散的纪念设施有1400多个,底数大概就是这样。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级的高度重视,需要各级的资金支持,我们省这项工作起步比较早,走在了全国前列。% B. b; W% ^4 s2 ?& j) u
去年,在全国的徐州会议上,我们省介绍了经验。目前,全省各级正在抓这项抢救性的工作,但是从目前的工作进展来看,由于烈士纪念设施欠账太多,因为过去我们有限的财政资金都用在了活着的人,用在了优抚对象身上,而对烈士陵园,尤其是对零散的烈士纪念设施普遍欠账,投入不足。现在各级尽管努力抓,但是感到资金是一个问题,所以国家从今年开始要大量投入,要对各省的工作进行补助。我们省走得比较早,这项工作干得比较早,过去省财政每年投入了400万,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落实了2700多万,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民政厅党组把这项工作作为了全厅的重点工作。/ _+ j4 w2 K. w0 }! Y2 G' {! Y1 C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给我们介绍相关的情况,谢谢。9 J4 S+ w, L" M8 G7 c3 x( ?0 F
其实在全国各地来说河北是一个缩影,但是刚才也已经介绍了河北还是走在前面,算做得比较好的,但是也面临很多的挑战,希望各地速度都能变得更快一点。
* [/ _# S: ~$ J. Y在面对烈士这样字眼的时候,不仅仅要想到的是就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烈士,还有很多的烈士其实不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 K! ~0 i. v; x4 C: Q- U% x
解说:昨天,老挝的川圹省孟白县(音)烈士陵园里,老挝川圹省政府老中友好协会驻川圹省的中资企业,当地的华人华侨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的组织下为中国烈士们举行了一场祭奠活动。很多人也许不清楚在这个陵园安葬着五位中国烈士,而在老挝三处纪念中国烈士的陵园里共有215位烈士长眠在异乡。, ~6 \' _+ f+ Y7 _* T! r
吴志武(中国驻老挝大使馆政务参赞):(1996年)在川圹省烈士墓由(中国)驻老挝使馆和川圹省政府联合进行重新安葬和修建,在那之后中国驻老挝使馆定期派人去进行祭扫,(川圹)省政府也委托当地的中华理事会不定期进行整理和清扫。
6 t1 T! n  f' L( B! ~+ |% \( h在乌多姆赛省的两处中国烈士陵园由我们云南省的阳光道桥公司进行了全面的义务修整。. K" j. n" T3 D; @6 O; G! K' F
解说:吴参赞说,由于老挝经济欠发达,目前这些陵园的日常维护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专项资金,缺乏专人的管理。) N6 y, m0 K  w6 m3 W) X1 d
吴志武:要解决专项资金和有专人看管的问题,还有就是要发动当地的一些中资企业、华人华侨,他们自发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陵墓进行一些清理和打扫。( k' h) X/ ~; y) E  ?0 z
解说:相比于老挝,在柬埔寨安葬的中国烈士并不多,中国烈士纪念设施一共有两处,一处是上世纪60年代为纪念在柬工作牺牲的中国地质工作者罗锦春的烈士公墓。
9 `4 b2 |; Q% Z" n8 o8 u. Z韦宁(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领事部主任):罗锦春烈士陵园平时是由当地的华人华侨来进行日常的一些维护,有关费用都是由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来支付,目前这处纪念设施可以说是保存的比较完好的。/ u* X/ N/ k1 U" p9 b( Z* D5 U7 ?
解说:另一处是2006年中国大使馆请柬埔寨国防部为在此牺牲的两位中国烈士修建的纪念碑,目前主要是由柬埔寨国防部来负责日常的维修和维护,基本保存也完好,虽然人数少,但每年大使馆和当地华人华侨的祭扫都会在清明时节进行。
- I* `3 T5 H" V8 b7 t韦宁:如果有可能最好也能够请到这几位牺牲烈士的家属,因为像罗锦春烈士牺牲比较早,可能(找到家属)比较难,这两位维和烈士,我想他们家属肯定还健在,最好请他们来祭奠一下。
0 _7 B/ E* t. v7 J8 d$ L3 E+ o解说:而相较于老挝和柬埔寨,在越南的中国烈士数目最多。- n5 q+ }1 B* h% w* u6 _# \
甄中兴(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武官):现在我们在越南,从1951年到1976年,中国在越南牺牲并安葬的烈士一共有1446名,现在分别安葬在越南的北部和中部,一共是22个省和直辖市,有57座烈士陵园,这些烈士的陵墓都是由越方来建立的。
( `$ C" k- E8 E0 ]( X( u" T) p% A解说:越南方面同时负责这些烈士陵园的日常维护工作。
" o- y! j. T, y: p$ q* G6 c甄中兴:平时由越南政府劳动伤兵农军部(负责),还有这里有一个越中友协,他们负责也安排了一些专门人员看守陵园。/ o1 h. T4 ?, @; C1 M
现在还发现有一些人名和墓碑还没有完全一致,对照起来还出现一些问题,一些错的地方,包括一些人名,我们现在在使馆的领导下正在一一核对,正在建立一个数据库,倾听来这祭扫烈士的一些家人提供的资料,正在完善新的数据库,尽快把这套资料做好,同时根据最新的资料向越方及时反映,及时更正和修补。- f1 u7 ~. M" {2 `9 U8 n6 F
主持人:历史的原因,我们在境外烈士的人数应该是十几万,其中最大量的,有十多万在朝鲜土地上,其次像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实现在对他们的祭奠也存在着很多的挑战,比如说在朝鲜面临朝鲜国家经济的状况,面对越南会想到在过去十几年里我们的关系也出现了很多的起伏,柬埔寨很长时间在战火之中,老挝也存在着经济状况等等,因此有很多难题摆放在我们面前,比如谁来修?是我们自己去还是人家当地在做,这都涉及到外交要进行相互沟通,接下来涉及到经费(钱),各个国家的状况又不太一样,寻找家属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但是不管如何难,想想烈士们,他们已经更难了,因为他们连自己祖国的土地都没有重新回来,因此我们怎么去把这项工作做好都是应该的。
- E8 J! e8 Q9 ?0 c: }6 c& M接下来要关注的是中国远征军。8 s, c" \5 h$ E1 @6 o2 Y
解说:这位老人叫卢彩文,今年87岁。
5 `) i! }5 K$ `1 E8 J! K( l1 T4 N70多年前,他是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部中尉参谋。今年4月2日清明前夕,是他与逝去的战友见面的日子。
3 r. W$ N: i* h2 u" n, ]6 ?1942年年初,日本侵略者入侵缅甸,并开始进攻我国云南地区,为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确保云南至缅甸公路这条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在反法西斯盟友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集合精锐力量约十万人向缅甸进发,而这支军队后来被称为中国远征军。! }$ Y: @4 s) \+ y
1942年5月,日军入侵了卢彩文的家乡云南省腾冲县,最后腾冲迅速沦陷,而卢彩文老人正是在这种国仇家恨之下毅然选择了参军,成为了远征军中的一员。
4 R% T$ W  @# S2 C6 g* j卢彩文(中国远征军老兵):看到这种国破家亡,当亡国奴太可怜了,所以我们就约着一些弟兄,就到抗日政府,到那边去考试,结果就考取了。
* T5 n+ c1 L: w2 Q解说:卢彩文报考的是1942年5月国民政府在云南设立的滇西干训团,专门培养滇西的抗战生力军。正是在这里,卢彩文与同是云南腾冲人的李炳福和彭文德成为了好战友。
* F  a& u$ m% N卢彩文:我们交情比较深,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说我们来这里学习,学习了以后一定要投入战斗,为国家献身。0 Q) e9 G2 `; O3 ?( W9 J' {: W* K8 t
解说:在经历了一年的紧张训练后,李炳福和彭文德被分进负责正面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赶赴前线,而卢彩文则被分配到情报班从事敌后情报工作。好战友就此分别。
( Q0 n' n/ }+ c! ?& Z. M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佯攻高黎贡山,吹响了滇西反攻的号角。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日军被迫撤进腾冲城继续坚守,攻打腾冲的战斗从7月底一直持续到9月14日,远征军在盟军飞机的掩护下艰难推进,而日军则凭借攻势赋予顽抗,整座腾冲城化作一片焦土。
: u/ ?, l, {5 \" ]& J卢彩文:彭文德是在攻城的中后期,在一次战斗里面牺牲了。李炳福他就发现了残堡里有个敌人,敌人有同时发现了他,在同一个时间都把对方打死了。
0 d1 s% D( ^; ]- T  u解说:1944年9月14日,最后一个日军堡垒被攻破,腾冲终于光复,这也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座光复的县城。在127天收复腾冲的艰苦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击毙日军3000余人,自身阵亡9000余人,为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当年的云贵监察史李根源四处奔走,组织修陵,终于在1945年7月7日正式完工,定名国殇墓园。卢彩文的战友李炳福和彭文德就安息在这里。
, L/ J. M& |& ], g' [+ Q* |如今,近七十载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4月2日,云南省腾冲县的学生以及关爱老兵的志愿者们,纷纷前往国殇墓园,为9168名抗日官兵祭奠,并在墓碑旁都县上了一朵菊花。而山坡上这一排排的墓碑,似乎也在诉说着那段用生命铸就的血色荣耀。而就在前天的纪念活动之后,昨天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表示,将尽快在缅甸为中国远征军建造纪念碑。
; r. i+ p) T9 {( Y) T8 U. j主持人:这几年中国远征军的整个惨烈以及悲壮的一些情结,可以说更大力量的穿越历史的尘埃,更多的、更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把一个挑战摆放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去祭奠他们?如何去纪念他们?这同样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而绝不仅仅是知道了故事,记住了那样一些情结就结束了。
5 p( c; g6 W) x$ }接下来针对这个问题要连线滇缅抗战学者,也是腾冲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李正。
/ A# c6 G: j) {9 A( d- s" `李所长,你好。
. s5 s0 [1 ?) j* ~李正:你好。
3 G( H& T# H; a' `/ w主持人:这几年人们越发有了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上的冲动,对中国远征军那些烈士们进行更好的祭奠和纪念,以您具体做这项工作来说,感受到的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处是什么?* O1 V1 r& z! Q. ^; A5 _
李正(腾冲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滇缅抗战学者):这个工作在改革开放以前,出现过很长一段时间对这段历史尘封,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进步,对这段历史宣传多起来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在这个历史时段里就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对这项历史过去尘封,现在大家关注这段历史了,但是有一个不应当出现的现象,有一些人在戏说这段历史。我看到了一些影视方面的东西,还有一些书籍,也出现不符合史实的,出现戏说的,是一种文学的创作,但是粘贴上了纪实、纪实文献这一类的标签,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历史不容戏说,历史应当还回它本来的面目。: _$ |9 x- t& z+ Z
主持人:另外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来说,是否这几年已经开始提速了?
( ^4 K2 n& I) k% z4 d$ ~李正:大大提速了。
! a4 V. b; P2 E( ~/ {主持人:这是一个好消息,非常感谢你们所做的工作,谢谢。
1 b% L* E: i2 J其实今天我们整个节目可能由开始的很多烈士散墓,甚至从节目开始看到一些会让我们心里感到很难受的照片说起,但是一直到远征军——我们的烈士,为什么会谈到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比如说在中国农村,当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家庭富裕起来之后可能会有两个现在,一个去把亲人或者祖上的旧墓重新修复一下,另外一个就是盖新屋,其实相当多的农村,中国传统的一种理念里,宁可推迟去盖新屋,也要把亲人和祖上的墓先修好,然后再盖新屋。/ @- D% b% Y/ B, s! _6 t, X, {2 C
这么多年里,的确兜里钱越来越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富了,新屋盖的也足够多了,现在一个非常让我们感到庆幸的事情,也是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终于静下心来开始面对历史,面对烈士,去争取很多的旧墓建得更好,这是一个民族该做的事。
: d( P/ J5 @/ A  x! C) Z' d" Q# G! j/ B9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