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3 b( P2 @# q; @& e
! ~( I. N2 m- I1 r ^( O+ q! @1 X% i
% f) o- p8 W* P6 a% {7 U9 ]
归真堂开放熊场给记者参观“活熊取胆”,亚基会“踢馆”并质疑事先打药# L% R/ B+ c2 a( D W* F' r# Y! X
本月初以来一直闹得纷纷扬扬的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昨日迎来高潮。全国近百家媒体、约200人来到福建泉州惠安县参加“归真堂养熊基地开放日”活动,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黑熊引流取胆汁时,表面看起来并无异样,但有消息称,归真堂内部早先或已安排黑熊打氯氮卓(抗精神失常药)以减少痛苦和焦虑。" p3 A# w ^& v* K4 t, V2 Q; J
戏剧化的是,带头反对归真堂、扬言要取缔活熊取胆行业的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简称“亚基会”)昨日也来到现场,并于归真堂发布会结束后紧急召开发布会反驳,使得双方交锋进入白热化。亚基会的发言人张小海当场表示,因为归真堂不够诚意的行为,他们决定以后不再跟该公司有任何互动。: {6 i1 Q* Y% O
张小海还披露,其实熊胆入药全国只需1800头熊,现在上万头熊没有必要。若按照其给予的价格估算,归真堂依靠熊的“付出”一年或挣6亿元。
% Z& @' `( Q1 ^4 m0 g1 a9 l称熊场十多年无死亡. u) A! j5 {; M! L1 K
外界对于活熊取胆的残忍质疑声越来越高,归真堂决定把牌摊开来打,于上周末发公开函表示将举行开放日,昨日全国近百家媒体陆续到场,早上7时被统一送往归真堂养熊基地参观。
4 v5 W5 P) H, y% I& u: P; U6 u因为人数众多,记者被安排为每组10人进场参观。在外等候期间,新快报记者见到幼熊们在养熊基地的游乐场里玩耍。7 ]# @9 j/ j; a8 {4 ?% a8 R' L
“黑熊36个月以上可以做无管引流手术。”从未露面的归真堂董事会秘书吴亚现身表示,“3岁以后开始取胆汁,一般一次取140毫升,一天两次,约占熊胆量的十分之一。”吴亚还说,养熊基地目前有600多头熊,一般一年可繁殖100多头,人工养殖的熊寿命比野生多10年,约40年,而目前有300多头正在做引流。6 J5 x. O7 n" h
值得一提的是,吴亚称,这些熊每天引流,十多年来未见死亡,连感染都很少,就是有时会感冒。9 {8 A+ M6 v; K2 q
熊进食取胆表面安静3 Y( @7 B. c3 f5 p
到新快报记者进场参观,在简单消毒后,被安排进入一个车间,在一个个密集的铁栏杆后面是一头头黑熊。在进行无管引流手术前,工作人员一直给熊喂食,熊进食时,实施引流。( t E. a1 p7 O3 O* V$ @2 C2 Y
整个取胆引流过程约五六分钟,引流针长约十二三厘米,圆头,有点像为篮球打气的针。熊爬进特定的箱子里边吃东西,边被取胆汁,一声不吭。熊只顾着吃,工作人员称那是饲料。记者问:熊为什么没有一点动静?工作人员没有回答。% b- y- Z s9 l$ ]4 z2 g
据了解,所谓无管引流,即通过外科手术,在熊的腹部制造一个永久的伤口,利用自身软组织造一根引流管,把腹部、胆囊和外界连通。工作人员会通过该伤口插入一根金属漏管,取得胆汁,每天两次。" Q& E+ d# E+ ~6 c
每天早晚6时,黑熊会被引进与它体积几乎相等的铁笼“接受”抽胆汁手术。4岁开始取胆汁,直至生命结束。
! i, A$ E) D9 e0 L) Y根据亚基会的解释,按照相关规定,取胆汁手术需要在胆囊和腹壁之间搭建瘘管。从病理学上来说,这个瘘管通道,是一个伤口,将会持续愈合,但抽胆汁的过程必须阻止愈合。“这个瘘管通道是细菌的温床,也给内脏系统带来感染的危险,这也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等。”
0 m( ?0 v& t$ z0 B亚基会质疑事先打药0 x# e v; f* R0 d4 |
虽然从表面看黑熊无异样,但昨日亚基会的官方微博上,随即发布一个“紧急通知”帖,写着归真堂内部员工爆料,这些熊或已事先被安排打药。: e- n0 ~- R; z- r- V
该通知称,“将A类熊摆放参观路线外围,B类C类依次往里摆放,取胆管用仓库最新的,”还写着“有必要可以在参观取胆之前更改食物配方添加氯氮卓,防止取胆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x/ D% J: _+ M6 c! R
而所谓的氯氮卓,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和一般性失眠,偶尔作为麻醉前用药以减少焦虑和紧张。7 i r9 b& V, f8 Z K( D
对于是否有给熊打麻醉药,昨日现场归真堂董事会秘书吴亚坚决否认。但部分在场记者也对被规定了路线和时间的参观方式感到怀疑。* c* v1 G) e! ~6 g3 j
短兵相接- J( O) Q0 e% ]: z- e1 e8 {
你又不是熊,怎知熊痛?
! f: D+ n; O8 y% {, e i' q日插两次管,怎么不疼?% a9 D# X8 q3 H: g) l. Y) f3 C) ?
亚基会与归真堂各开发布会各执一词- [( ^) l0 E# o' R G- @ U
昨天早上6时30分许,亚基会人员突然出现在归真堂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亚洲动物基金会创始人谢罗便臣女士与发言人张小海要求前往养熊基地参观,并表示早已发函给归真堂,但未获确认。% S; R: g+ E2 W* [; X$ o7 t# t- |
归真堂董秘吴亚则表示,未收到亚基会的参观请求。在媒体追问下,吴亚致电张小海,称可安排下午单独参观。随后,张小海称亚基会“觉得失望”,感到归真堂诚意不够,不但拒绝了参观,还在归真堂的新闻发布会后,召开小型媒体见面会,反驳归真堂。$ {* f& f, L. q2 _2 ?. H* G3 k
而归真堂的发布会在记者参观结束后召开,该公司一共请来了16位研究中医药和动物学的专家,其中包括原卫生部药政局副局长、原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世臣和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授周荣汉。( y! M& Z/ F( ^( \0 G2 g* P
针锋相对“无痛说”
. ]+ x1 d( Z9 w! r, |针对活熊取胆时,熊到底痛不痛这一话题?周荣汉会上说:“我不知道熊的感觉,但从表情上,我觉得熊不痛苦。就像孩子吃妈妈的奶汁,妈妈也会痛苦吗?我不知道。”0 m( Z3 O2 N& \$ n" _8 \
鼎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归真堂项目的合伙人张志鋆则反问道,“每天挤牛奶,牛痛不痛?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呢?”" }7 v4 |, q. q
对此,亚基会则极力反对“无痛说”。张小海表示,“当我们打开无管引流熊的肚子时,我们发现,它的内脏器官都已经移位了,因为无管引流要求把原本包裹在肝脏里的胆囊拉出来,靠近腹壁,这会造成黑熊的器官移位,这个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这些熊天天要插一个管子,每天插两次,细菌是会带进去的,怎么会不疼,怎么会不感染发炎?”
8 z0 C4 R4 p; A+ ]5 P' @$ r后遗症99%患胆囊炎2 A/ I, Z! O0 K) ?) d3 J0 Q
张小海介绍,在亚基会解救的277头黑熊中,有181头采取无管引流的取胆方法,其中165头取胆黑熊有后遗症,它们99%患胆囊炎,其他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息肉等。在121头去世的熊中,35%患有肝癌。! t5 j) d' a4 n9 B6 ^
针对记者提出的“有没有一种疾病是非用熊胆不可,否则不能治愈”这一问题时,原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世臣表示,“我不知道。”并反问说:“不吃馒头会死的人有吗?”
7 C( B* i6 ~1 `! C2 q张小海则反驳称,我从事黑熊保护工作有8年了,其间接触不少医生和病人,没有看过一个案例,是因为没有熊胆而活不下去的。! m3 ~6 N' k; _
“我不知道熊的感觉,但从表情上,我觉得熊不痛苦。就像孩子吃妈妈的奶汁,妈妈也会痛苦吗?我不知道。” ~& x% _) c4 x2 l! h1 v5 J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授周荣汉' K, x+ Y& t* \+ `
“每天挤牛奶,牛痛不痛?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呢?”
0 e/ W# G5 z( E5 y* c& ?! p归真堂项目合伙人张志鋆3 g+ t, \' k: N* f2 `/ x
“这些熊天天要插一个管子,每天插两次,细菌是会带进去的,怎么会不疼,怎么会不感染发炎?”& O3 h5 E! U" B& P- p: b
亚洲动物基金会发言人张小海9 @! ~2 S# c7 M1 I, [- a3 `6 v
疑云重重6 z" q% K! L/ d
活熊取胆背后的五大疑团* }1 F, \' ^+ l9 g
亚基会和归真堂昨天从早上6时30分开始持续7个小时的短兵相接告一段落,但留在事件背后的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因为采用“活熊取胆”的方式,归真堂虽未上市,但在市场上不断遭到道德性劝退,事件随后传出反对方亚基会或受西方利益组织影响,而更披上一层迷雾。究竟活熊取胆能给归真堂创造多少效益?亚基会背后又是否真有利益组织?中国市场到底需要多少熊胆入药?
' A6 o1 \9 r. a' }4 d# z9 T
& V u' B$ v& }$ M焦点1
) H: {$ P7 u' Y6 y是否涉嫌用熊胆生产保健品?
4 `9 Y* b' w$ h) k! A! r$ [' k4 R归真堂董事会秘书吴亚表示,归真堂现有三个产品,两个药品是熊胆粉、熊胆胶囊,还有清甘茶是食品,里面不含熊胆。
! g% y! O( ~2 [; j4 M. U& C; H5 E# K不过其承认,早期归真堂确有生产熊胆茶。虽然吴亚说他们自己的渠道没有卖,2009年以后也没有生产熊胆茶了,但以前卖的是否涉嫌违规?根据2001年卫生部出台的规定,熊胆粉原料不可再用于任何保健食品中。
8 ]& b' O: D0 Q. k
: y# {% i( N- j3 H+ k" t0 y焦点2
& K3 x1 E" l( B. \+ s Z- O' H. w0 F药品还是礼品,熊胆被谁消费?
6 L. T8 I8 }0 W) y( p亚基会发言人张小海表示,归真堂虽说现在卖的是药,但用礼品的方式卖,利润天差地别。而福建惠安当地人也称,“一般人都不吃熊胆,都是拿来送礼。”5 g$ x8 H* g# n0 W. S
在归真堂的官网上,“金胆尚品,养生臻品”是其熊胆粉的广告词。而在归真堂专卖店“熊胆馆”,记者看到,较普通包装的熊胆粉0.25克×4瓶的售价要118元,而包装豪华的皮装熊胆粉0.25克×30瓶的售价则高达960元。
. T: }% U- z; X5 `1 I这些卖给消费者的天价熊胆粉,看来并非遵循药用价值,更多的是作为高档礼品或保健品。
' w" M' X$ U! p$ f3 _+ D" y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杨淑惠的《中国熊胆粉的生产和利用现状》报告显示,只有质量较差的熊胆粉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价格并不高,不过3-5元每克,年销售额也只有8000万元,而那些质量最高的熊胆粉被直接卖给消费者,市场价格高达80-120元每克,年销售总额超过4亿元。
! C) p4 S* ^, `6 D/ c焦点3
" e$ T, _: U; p6 l1万头熊胆汁入药是否必要?
2 v0 Q' f5 ^+ U: w+ d9 x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显示,目前用熊胆的药品有244种,其中108种就直接是熊胆粉、熊胆胶囊,60种是熊胆类的眼药水,18种是咽喉片。
5 @8 P% H4 A6 t( z8 I" D' u5 _虽然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熊胆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但张小海表示,做眼药水和咽喉片这类药物,并不需要活熊取胆,应该有替代品。. W+ b; J& O o0 k" b, a
著名中医学家刘正才也表示,寻常的中草药材也能代替熊胆的四大功效,就清热解毒而言,野菊花、金银花更好;清肝明目方面,龙胆草、栀子的功效也更胜一筹。
5 u' f' O# v( x4 F2 h基于并不是所有在册的药都需要熊胆,张小海认为,用熊胆做药,中国总共只需要1800头熊。据悉,2006年时全国取胆活熊有6000头,而现在这个数字已超过1万。“这还只是合规的养殖场,民间养殖场不包括在内。”
x5 y/ L# @* M. J/ C" L
6 T$ {5 S& @% ^ K" `8 U4 p4 y焦点4
6 t- o4 n+ y% V( }' Q7 B归真堂卖熊胆粉效益有多好?( P" F3 A* F" y# L; l) A+ W& e/ E
张小海称:一般一头熊在野外生存,寿命可以达到30岁,而如果遭遇活熊取胆,一般只能坚持到13岁到15岁。
+ U G9 `- I o; l: w4 r按照幼熊3岁才能开始做无管引流手术的时间来算,整个周期一般约为10年,其中每年抽取的胆汁可生产10千克熊胆粉,以归真堂生产的熊胆粉每克约150元的价位计算,除掉年饲养成本以及维护成本,每头熊每年可为归真堂创收150万元。
0 s( b; @' j7 J; m加上新养熊基地和老养熊基地,归真堂目前能活熊取胆的熊有400多头,据此估算,或有6亿元入账。
; Z0 I; b$ k! p5 ?焦点5) p2 L0 D7 t3 u$ a0 D
亚基会有否接受外企资助?
/ |$ ]+ a. Q. W/ M4 G, k! @. ]有媒体质疑称,亚基会曾接受过生产去氧熊胆酸的德国企业福克公司赞助,而福克公司正是进口药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的生产商,一盒250毫克×25的零售价格最高可达298元。另有媒体报道称,亚基会确实接受过来自德国的赞助,但是是否来自福克公司的赞助,暂未知。
3 l3 D2 E' q; f, L. y鼎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归真堂项目的合伙人张志鋆昨日质疑称,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并未能公布2011年的财务报告,而在其中文官方网站上也只能看到其2007年的报告。4 r' s; b7 J4 }( J! O- t
对于是否收到捐款,张小海昨日则表示:“谁说我有,请谁证明;如果不能,请他道歉!”
% @) `: Q9 O+ n9 S3 q* ~事件进程
' k @( l7 o& f/ x& w8 z●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家族式企业,以从活熊体内提取胆汁闻名,今年2月1日,它出现在证监会公告的排队上市企业名单中。
- n; c+ j" L5 g- `5 o8 Y; b6 v●网友质疑归真堂活熊取胆不人性。2月16日,中药协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力挺归真堂说,“活熊取胆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舒服”。
- s; ?+ d- ^! C: y; P8 g5 Y●危机中的归真堂宣布取胆、制药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
6 O; C O7 k# {●18日20时30分,归真堂在公司网站上挂出公开邀请函,将2月22日和24日两天定为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养熊基地,“特别欢迎亚洲动物基金、它基金及其他动物保护组织派员参与”。" s8 `% N+ w# ` Q, F
●截至19日22时,已有超过10000人在凤凰网签名抵制归真堂上市,而成都、沈阳等地的几十家药店也已经停售熊胆制品。
: p1 J# G, _6 j+ G- ]$ Z●昨日,归真堂开放黑熊养殖场给媒体参观“活熊取胆”过程。争议仍在继续。
5 {" _( P$ `" [/ r! u! {' l; e% v, p, Z; A6 i% i
归真堂董事质问记者:你又不是熊怎知熊痛
$ e( X* q& q w0 }5 @- |+ s昨日,归真堂开放其养熊基地,一百多名来自各地的记者受邀进入熊场,目睹“活熊取胆”全过程。这是归真堂熊场第一个公开日,也是养熊行业首度对外开放。假山、喷泉、盆栽,以及“天人合一”的牌匾,这是福建归真堂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大门口的景象。很难将其与园中的数百头困兽联系起来。目前,该公司已建成生产区、放养区、繁殖区三大区域,而保健区、医疗区还在后期筹建当中。归真堂演示的活熊取胆过程,引流取胆时长不足一分钟。记者参观时间约两小时。! X% ~" w" g5 q7 Q
一些受邀人士对归真堂开放日“态度冷淡”。著名环保人士、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明确表示“不会参加”,“归真堂不和签名者交流就直接公开邀请,除作秀外,你还想做什么?”另一位民间动物保护人士张丹告诉记者,她还在犹豫。“归真堂开放养熊场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仅有两天的开放时间究竟能看到些什么呢?”她担心的是“眼见不一定为实”。而就在昨日,AAF(亚洲动物基金)已因为参观熊场受阻等原因,宣布停止原参观计划。% T* t9 X, b8 S9 |9 K
归真堂人员及专家:熊看起来不痛。
' W8 z- q5 ^: b2 h3 A记者: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不痛!
0 n8 C$ C1 u( ]: L' ]' Z5 Z归真堂董事: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2 Y3 `$ D# Y4 `5 r( @; w. e5 x! E9 G
记者:有没有一种病不吃熊胆药物会死?/ A1 C: a0 h( m. z: S
中药专家张世臣:我不知道,不吃馒头会死的人有吗?* R7 ~! o! U! ?' g9 {8 B
记者:原来熊胆好比馒头?
+ Q7 S# E7 w$ o& R6 t7 X [+ T9 H
3 g# S6 |8 [8 D$ u,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