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回复: 0

归真堂上市与道德无关 归真堂生产模式并不违法(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8 2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福建归真堂药业日前二度申请创业板IPO,其“活熊取胆”核心生产模式遭到NGO、传媒、知名人士、网友的强烈抗议。在反对者看来让归真堂上市就等于支持虐待动物。但问题在于,只要企业合法存在,就有资格找钱融资,证券市场不应该是判断企业道德高低的标尺


曾经因为遭遇动物保护组织狙击而暂缓上市的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或将重新登陆资本市场。
作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熊胆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归真堂养殖黑熊400头,公司计划用上市募集的资金建设规划面积为3000亩的养殖基地,进而扩大养殖规模至1200头。去年初归真堂传出欲上市的消息曾遭到民间反对潮,一年后,归真堂排在创业板IPO申报企业第28名。面临强大舆论压力,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门审慎表示,归真堂上市申请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能否上市仍存变数。
复盘归真堂上市基本情况不难发现,这本是一家寻求社会资本支持以期扩大业务谋求发展的正常企业。虽然其“活熊取胆”的核心业务与动物环保组织的诉求发生冲突,但具体到从黑熊胆汁中提取的成份是否有神奇功效?人工圈养以及无管引流技术给黑熊造成多大痛苦?熊胆制药是否可用植物合成品替代等话题,都可以在公共空间里自由辩论。例如它基金联名72位知名人士递交吁请函提出反对意见,归真堂将在本月20日召开发布会回应外界质疑并对外开放黑熊养殖基地。这样有来有往的讨论应当是基于这个产业本身对社会的影响是好是坏,上市与否作为标准既不能决定活熊取胆产业性质,也无法决定这场争论的成败


70余位社会名人联名签署的一封“吁请函”由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基金会送交证监会,要求驳回归真堂的上市申请。
公众总是习惯要求企业要有公德心、要有社会责任感、更具体说就是要懂得爱护动物。但任何企业首先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特别是上市公司在遵纪守法基础上,他们只对股东利益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为,在外部强制性制度约束下不得不承担的消极责任是企业不可推卸必须遵守的,比如奉公守法,照章纳税;而出于道德良知而自觉承担的积极责任,比如做一个“企业公民”则完全是自由选择。当社会要求“企业家要留着道德的血液”的时候,“干干净净赚钱”其实才是他们最大的道德。而“干净”首先是守法合规,而不是捐了多少钱,搞了多少公益项目。毒奶粉事件之后,蒙牛依然获得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这样的高尚企业是否值得效仿呢?
其实,资本市场上只有两种企业,守法企业和违法企业,并没有高尚企业和卑鄙企业。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是清晰可遵循、且有说服力的标准,道德则完全是应人而异。一家专供素食的企业就比鸡鸭屠宰场更高尚?以动物皮毛为材料的成衣制造、博彩业、鱼翅加工等相关企业就是良知泯灭?基于不同的立场比较,根本无法以统一的道德标准判断企业是否应该上市。目前的状况是,“活熊取胆”在中国仍属合法,无管引流方法是国内唯一合法的活熊取胆方式。归真堂不仅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而且也经过了正规上市手续的审批。从法律层面上讲,归真堂上市并没有限制。


归真堂上市目前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距离正式获批还有不少流程要走。
反对上市言论主张证监会应该将归真堂这种“道德底线缺失”的企业挡在创业板的门外。但事实上,处在“ipo不审行不行”转型阶段的证监会恰恰不该管那么宽。真正的有效市场应该宽进严出,少管发行,多想退市制度,缩小寻租空间,让投资者直接“用脚投票”已成为业界共识。例如美国证监会的审查通常只关注说明书及公开招股书是否完全遵守了信息披露要求,而无需判断该项投资是否是一个好投资。 也就是说,哪怕申请企业的业务充满了投资风险,只要它诚实披露,美国证监会也不会否决该企业IPO。
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来看,归真堂能否上市取决于主体合规、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制度等硬性指标,道德情况并不在任何考核项目中。另据证券市场周刊年初对2011年A股市场ipo被否决并已披露不予核准原因的62家企业的统计来看,企业最容易触及的高压线是持续盈利能力被质疑,因该原因导致IPO被否的企业约有60%。由此看来,证监会审核应当越来越宽是大趋势,即使依现行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归真堂“活熊取胆”的道德瑕疵也不应该纳入讨论。


中国中药协会称反对归真堂上市是西方利益集团在打压民族中药,被网友斥为典型的“阴谋论”。
如果归真堂获准上市,中国证券市场就会变得鲜血淋淋,就会有更多企业突破道德底线。类似这样的忧虑把证监会视为“道德进化器”,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投票选择权转给了本身已经权力过大、基本上自己监管自己的机构。健康的股市里企业能自由选择上市时间和上市规模,最终能否成功上市,则交给投资者来投票。投资者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项目前景有问题,大可选择不认购;如果企业经营模式得到资本鼓励,那就代表社会环境大多数的认可。这个判断过程由市场自发完成,虽然复杂但却公平。
2006年发生的肯德基“虐鸡”事件曾给美国第二大鸡制品生产商“朝圣者的自豪”工厂造成负面影响,该公司股价在新闻媒体报道后立即下跌了7个百分点。另有调查称,2006年1月善待动物协会开始指责肯德基,导致该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曾下滑8%。2011年,洽洽食品、姚记扑克在深交所上市也曾引发大量质疑,1年过后洽洽股价下跌四分之一,姚记自上市首日最高的每股38.5元已暴跌超过一半。类似例子都可以清楚说明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如果不详尽充分披露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以及社会道德风险,投资者就不会买账,股价是最直接的评判标准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不久后抛出“IPO(新股首发上市)不审行不行?”被解读为顽疾缠身的审核制将出现松动。
所有针对归真堂上市可能引发道德风险的质疑其实并没有点明到底道德分险是什么?道德风险并不是对待黑熊没有爱心,获取胆汁的手段残忍。在资本市场上,道德风险集中指代理人凭借信息不对称优势,有利于自己、有损于委托人的经济现象,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背着股东谋取私利。这类道德风险只是政策、利率、购买力、市场、财务、信用等诸多风险中的一类,分析归真堂上市前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常被反对者挂在嘴边的道德风险并非题中之义。
事实上,在它基金提出归真堂违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三条理由中,最为集中的质疑在于涉及熊胆的国家产业政策、外部监管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归真堂上市会面临政策和经营风险。比如说,上市后国家关于黑熊产业出台新规定,或者对黑熊有立法保护,导致归真堂不能“活熊取胆”,这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降低盈利预期。但只要目前没有法律明确禁止,这些潜在风险在上市前对投资人明确告知,归真堂就可以上市,基于产业带来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负


尽管活熊取胆一直备受诟病和反对,中国仍是世界上唯一允许活熊取胆业合法存在的国家。
在归真堂上市之前,公众有权对其融资行动表达反对意见,但讨论的焦点并不应该是归真堂该不该上市。一个存续合法、经营合法的企业,证监会并没有理由禁止其上市融资。舆论持续制造的压力只能间接助长证监会对企业IPO继续设下各种各样的奇怪门槛。只有企业能在资本市场自由进出,把选择权完全交给投资人,股票价格的水分才不会那么高,中国股市才有摆脱“圈钱市”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归真堂上市并无任何不妥,所谓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约束力。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真如环保组织所言“活熊取胆”有百害而无一利,国家的法律就不应该让这样的产业、这样的公司继续存在。在合法框架内,以上市的道德标准来否认公司的融资诉求,指望监管机构给力,无非是计划经济心态人为创造的不平等。整个事情从头到尾,能够给活熊取胆产业定性,并通过立法彻底保护黑熊不受伤害的政府、立法机构集体失语,单纯靠舆论给证监会施压、阻止归真堂上市来发泄情绪,属于典型的“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只要归真堂是合法公司,无论上市还是不上市,活熊取胆都还在那里,而且这样的公司远远不止一家

口舌之快过后,真正考验反对者的其实是归真堂上市后的业绩。如果投资人自觉抵制,归真堂当然无功而返;如果受到股民追捧,那么公众的选择也无可指摘。那些不惜把上市形容为国家背离文明进程的人,实在太看得起归真堂了,给社会文明托底的始终应该是法律,一家企业可承受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