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q8 O3 R- R
% g7 V3 R! F. E+ O8 q$ U
, e0 I9 [7 o% S+ Q3 r: F 王鹏站在进站通道内观察,他在北京西站反扒已有15年。 本报记者 胡雪柏 摄
& @" c2 t9 \$ G 春运期间,当旅客们匆忙回家过年时,他们不会想到,在他们的中间,有一群人正在暗中保护着他们的财产安全,这就是铁路警方的反扒民警。1月15日,记者跟随一位从事反扒工作十余年的民警,体验反扒民警的真实生活。
4 b/ D! Z- \. I ? 没有整觉只有打盹" j, C7 ^/ E4 n
据了解,北京西站公安段共有10名反扒民警,分成4个小组连班倒,3天才能休息一个晚上。上班的时候,24小时可能连一分钟也睡不着,有时候两天可能睡上五六个小时。
?0 F' V+ J8 f( _5 y9 m0 ~# v9 ^ “都是穿着衣服打个盹”,北京西站公安段的便衣反扒民警王鹏说,睡一会儿赶紧起来继续盯守,吃饭也是随便吃点盒饭。15日中午,还不到11点,王鹏就在办公室吃了午饭,午饭很简单,食堂里打点饭菜。王鹏说中午是贼动手的高峰,为了盯守,只能早吃饭。
2 M8 m! x0 v ]6 J' X 王鹏说,反扒民警的作息时间完全根据扒手下手的时间来定,不可能像别人一样按时定点地吃饭、睡觉。- P7 C; H4 q1 V2 f- e7 n
3 O; k( [1 F. e; x% C1 x 身着便衣 混进人群
4 `2 p' d" o4 M1 A' J) j0 C 1月15日,周日,北京迎来第一个春运高峰,当天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三大火车站的发送旅客人数突破42万。
- M! I o1 I' G; x; @) O- s: o6 Y1 b 王鹏当天身穿黑色羽绒服、身背挎包在候车室里转来转去。从外表看,他和普通的乘客没有任何区别。
2 T! _9 h; A0 j 上午11时许,王鹏走进了北京西站第三候车室,开往南昌的T145次列车正准备检票。王鹏像一名普通旅客一样,往人堆里挤,但他双眼没有和其他旅客一样盯着检票员,而是在不停地“扫描”着人群,寻找着可疑人员。在整个检票过程中,王鹏并没有发现扒手。随后,王鹏又跟随人流检票直下站台,并将这群旅客送上火车,王鹏这才又返回候车室。
+ h$ x, [/ p. }/ Q( I7 s" {5 | 直到下午两点多,王鹏连续这样跟了4趟列车,也没有抓到一名扒手。王鹏说,春运前他们进行了专项打击,前几天又连续抓获了4起,对这些小偷也起了震慑作用,但事情并不像他说的这样简单,抓贼的事还得照做。% @3 I; f* S- ~7 V, [) E
贼有贼样 三招可辨. J: S5 M/ a2 v
十多年下来,王鹏也总结出了一些看小偷的经验,“贼挂相,时间长了有了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来”。王鹏说,在没有得手之前,小偷的眼神和走路都跟普通的旅客不一样。普通的旅客都是往前看,而小偷的眼神稍往下,“是盯着旅客包和口袋的位置看”。! z+ r$ b( }- \1 W% m
走路时,小偷会回头看,约八步或十步一回头,“看有没有人注意他。要是3次回头都看到有同一个人在盯着他,他就不会下手了”。而在下手时,小偷也有很多习惯动作,一眼就能看出来。6 }: _( A/ E0 i) [) J0 U
得手后,小偷要么往后退,要么继续往前走。走的步伐要急,“但跟普通人的着急又不一样,普通人是大步走,而小偷是小步走”,王鹏说,小偷边走还会边回头,而且回头的频率更高,“三五步就一回头。”
7 b ^ i7 L) A u' G 王鹏说,一些常年干的小偷对警察也有感觉,这加大了抓的难度。但王鹏表示,他们并不怕被小偷看出来,“看出来了就不敢偷了,旅客安全了,我们就满足了。” Z% ]7 q( U! ~" ^" O
0 |' M2 L% `$ Q% f- Y/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