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c$ j. c# Y- m. U* W* r
9 f" [" ]# h* @+ Q" ?- H
3 t, i/ `2 R$ O' x% l0 a 美伊围绕无人机事件的争端持续发酵:伊朗展示“肌肉”的行动持续到2012年,这无疑成为今年的“开年大戏”。3 G0 Y- l9 B; Q' r2 w9 U9 ~! g
1月3日,伊朗军演以海上阅兵收官,并警告美国航母勿返回波斯湾。在前几日,伊朗以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军演成果:成功试射一枚“远程导弹”(有分析称是中程或近程导弹),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并测试首个国产核燃料棒。# o# u' s) }# K) v9 ]
~+ f* N$ t8 S+ m: u) y 伊朗频频示“肌肉”% T" r# g: _- S! z
伊朗“守卫90”海军军事演习始于2011年12月24日,1月2日结束,为期10天。整个军事演习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始,向东越过阿曼湾,直至亚丁湾和印度洋北部公海,演习区域跨越2000多公里。/ M/ R/ n c* ?+ H! x
法新社的评论说,伊朗军方发射导弹及进行军演是为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德黑兰的核计划进一步施压的情况下显示其军事实力。
' S4 G( K {$ \2 H( e% a 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军演发言人马哈茂德·穆萨维将军称,所有参加演习的水面舰船和潜艇2日将演练一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新战术,“如果伊朗海军作出这种选择的话。”但很显然,伊朗军方并没有这么做。! n* _# M5 T6 E$ } }
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南部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的能源要道,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7 n1 e5 T9 b3 j3 |( j6 K# V6 m+ c
尽管外界一直怀疑伊朗是否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伊朗革命卫队完全控制了波斯湾水域,并称在该水域任何针对伊朗的挑衅行为都处在其监视之下。有分析人士称,通过军演,伊朗想向美以传递的只有一个信息——伊朗决不惧战。
5 z' D. r2 D6 f1 S5 a+ |" Q 西方磨刀向伊朗
- ]5 a4 Z J3 v$ z* w- e 作为这部大戏的另一主角,美国自然扮演了“敌人”的角色。有观察人士分析,从击落无人机到抓捕间谍,美国与伊朗的关系虽还未到刺刀见红的地步,但双方“暗战”却有日益转向“明战”的迹象。
& W( F& b9 u/ \8 [5 y6 r' q7 X 早在2011年12月20日,美军现役最高军事官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邓普西上将就表示:“只要奥巴马总统一声令下,美国随时可以打伊朗。”. }3 T" U) N5 g' W/ D* u) {
而且,美国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邓普西上任后在2011年年底到访科威特等中东国家,目的就是为美军可能发起的攻打伊朗核设施的计划提前做好军事部署。被击落的美军无人侦察机的出现,被外界视为美国加快开战准备的信号。
0 }. |6 @7 ^: ~# g6 s g- I7 [ 针对伊朗的强硬,美国也以强硬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011年12月31日签署一项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法案,其中包括旨在减少伊朗石油收入的新制裁措施。而欧盟方面也表示其有望在1月底前做出扩大对伊朗制裁的决定。, o% f# l: _1 P, f1 n9 f# ?
美伊会不会动武?4 G7 V, a$ m& U. `; M& z
美国真的会对伊朗动武吗?如果动武,为期还有多远?
7 |6 K" {7 z& J5 k) q( |$ ?2 d9 } 有分析者认为,从美国据称已经制定好的对伊作战计划来看,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势在必行,目前美国的制裁行动,以及对伊朗周边国家军售和加强中东盟国导弹防御能力,都是在为对伊军事行动做准备。
4 [6 p3 h6 ?1 z 2011年12月20日,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罗马商讨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观察者认为这可能是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的序曲。但包括日本、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严重依赖伊朗石油的国家,却对此表示反对。因为一旦其石油进口受限或国际油价高涨,都将严重危及其国家利益。这可能也是美国没动武的原因。
8 ], K) V: o8 g2 Z. e* t 但也有人认为,从秀“肌肉”这一角度来看,伊朗的目的已经达到;然而,这也给西方制裁提供了借口。毕竟,西方对伊朗发射导弹已经见怪不怪,但这次伊朗宣称成功研制核燃料棒,这有可能触动西方的神经。 ; L5 Q, ~/ @: _$ H! [
2 J; O/ f: G5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