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回复: 0

专家解读空气新国标: 颗粒物限值为国际最低级(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03: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d7 |/ T& K3 S  A- Q( V% H8 `. A5 K% e# y- l/ Z
- A$ n6 n3 t" v" I7 \% E4 L
2011年12月5日,北四环,汽车行驶在大雾中。本报记者 浦峰 摄
: a# x; H' e1 X  空气国标通过增设PM2.5, f# l7 N, m6 x$ W2 j
  PM2.5和臭氧限值将纳入空气质量标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限值大幅收紧

7 @, Z/ H5 q; k) @9 l5 k1 R前日,环保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简称《标准》),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将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 X5 O* y: e1 d/ i. ~- |% a+ T: H  会议决定,请编制部门根据会议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抓紧履行相关的法律程序后,尽快发布。& p( Y$ J( b( _% I2 ]' Y

8 ~6 l9 e3 D0 k2 S6 a9 T  环境质量评估办法改进
( B1 ^! N9 }6 n: t* T8 e
  我国现行的标准中,仅监测PM10(10微米以下颗粒物)。环保部表示,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时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为此,《标准》中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并改进了环境质量评估办法。
+ g: A# ]- `0 A- ^8 z9 z" b  《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并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n/ f$ V$ l3 c5 b
  此外,新《标准》规定特定工业区的空气质量标准须和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等一致,并要求监测数据更为准确。
$ q, `7 q! e6 [  公众环境与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无论是新增的PM2.5浓度值,还是工业区标准的调整等,这个新《标准》充满了亮点。8 d7 G5 J- w. R) Z* E! n* {1 F- }/ f
  在前日环保部常务会议上同时通过的,还有更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从原先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改为更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QI)。7 d) s$ }5 Y% Q* _. K0 u

# S( r, ?! s# z7 C: F* ~# m3 i  2016年全国普遍实施PM2.5
, M6 L5 c1 R$ D) C  S9 {3 j$ T( Y
  根据《标准》,在全国普遍硬性施行PM2.5监测的时间是2016年。而不久前,环保部为各地列出了时间表,要求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率先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N- S$ H- n6 Q# s9 Z1 _
  而自2011年11月初山东省宣布自今年起将监测公布PM2.5之后,天津市也在2011年12月末宣布今年将监测PM2.5实时发布数据,广东省也于近日宣布,已确定了PM2.5监测时间表。
- k+ ?% [! W  P+ y& c- L  马军表示,虽然新标准可能意味着许多城市出现不达标的现象,但在公众压力下,各地都有压力,“不想落在最后”。! u1 p) E1 X7 m& u# Z
  新闻背景  \4 _* J, f4 k2 y# _( S
  二次公示 PM2.5终入标准
# J) P/ R$ r, L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属于对空气质量进行管理的标准,规定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项目、限值、监测范围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各省份须根据该国标对当地的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目前为第三次修订。
! B! j& k; Z" W) D+ h6 _  新《标准》的制定在2010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10年年底,环保部发布了新《标准》的公示内容,其中虽新增了臭氧指标,也收紧了其他指标的限值,但仅将PM2.5列入参考值。在进行第一次公示之后,这个最初版本的《标准》在2011年8月23日举行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I' _! t2 H* H  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又对该《标准》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其中将PM2.5纳入了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在此半个月前,北京市等省份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引发社会各界对PM2.5的热议。
3 T2 G# g# C5 U/ x  环保部在二次公示截止日2011年12月5日之前,收到了各界发来的反馈意见共达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
2 q7 Y% }0 y/ V1 Z8 _0 j/ Q  前日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指出,在上一次审议之后,编制部门组织了30多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对草案进行了反复研讨,使标准草案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并最终在新一轮的常务会议上通过了新《标准》。" W/ J% ?& r! ~; x; ^6 I5 g5 L! k

/ G% g1 p0 N; R  解读; Q$ M. U* l6 }2 r; Q
  1 PM10限值要求大幅收紧

9 D! ]! Z4 G/ l/ u2 S5 p  《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限值,年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四个标准值中最宽的目标值相同。
+ \5 K- \3 B+ |4 H  K2 @( O1 W4 _  此外,《标准》提高了PM10限值,年平均值从100微克/立方米收缩到了70微克/立方米。- T# _) V& I) u
  【解读】“从100变成70,下降了30%,收得还是很厉害的,”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孝炎说,“这点上,很多城市都不容易达到标准。”3 T2 |- J2 C' w4 C: g, t
  马军表示,虽然新增指标是一个进步,但目前颗粒物的限值还是采取了国际上最低级别,“比如我们PM2.5接近日均75的时候,天可能已经相当灰霾了,但公布出来还是良。”
2 U' t& n7 m/ m. c+ N0 ^  马军表示,接下来还面临着防止出现所谓“数据调整”的问题,因各地压力很大,一些地方可能会对数据做出人为的“调整”,要遏制这样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将每个监测站的监测值以实时方式滚动发布出来。& @0 l1 G5 c' M) U1 Z
  “政府如果不建立监测数据的权威性,本来社会上一些仅供参考的监测数据就会被公众广为传播、依赖。”马军说,“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监测了,但不发布,如同SARS事件一样,明智的做法是,让公众时刻了解真实的信息。”
8 A' G1 _' H* d) m: b/ E9 _! k
  2 空气污染指数退出评价体系

; Z* [% W! ?6 |# t' z  与新《标准》同步推出的是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此前的体系叫做“空气污染指数”(API)体系,以此进行空气质量日报,对外公布的污染物仅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种。& [! B; p4 J- @+ e% P& r- e
  【解读】根据环保部的说明,原有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因子不全面”,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评价指标较少,不适应我国当前复合型污染的空气污染形势。
( p3 D* s. _  v6 G0 I3 p  新的评价体系成为“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QI),这个体系与国际接轨,其将此前从前一天12点到后一天12点的日报周期改为自然日,评价因子从三项变为七项,其中包括新增臭氧1小时和8小时限值,以及PM2.5限值。3 @9 ~; v: e: y0 P( u* @- [# O
  AQI中,会对各污染物浓度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目前现有的“一级”、“二级”等评价词将改为空气质量指数“一级”到“六级”。
4 X) t1 }6 R: E  3 工业区和居住区空气要求一致
8 i& G7 N' H0 U  现行标准将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是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 y* t; @" e  W0 a% F$ v6 c  新《标准》分区与国际接轨,从三类变两类,将此前的第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X/ z7 [. f' F( C2 o: m* }2 W
  【解读】马军表示,此前的分类是不合适的,这等于默许了工业企业集中的地方可以很大幅度降低空气质量标准,而按照新分类方法,工业企业须首先考虑公众健康和环境容量,无法再进行粗放型管理和大规模排放。
0 @  P+ g8 A; V- t* W' t& m' H+ ]) b( Y' H+ \. |9 @
  4 监测准确率最高从70%提至90%

  q5 Z$ }+ V* t8 E: j, p7 }1 v  新《标准》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将有效数据要求由50%-70%提高至75%-90%。, p2 X# t  |+ N, M+ x$ }! h# {
  【解读】唐孝炎解释,空气污染物的监测设备,需要人为校准,数据的产生往往会出现差错,令有效性降低。根据新的要求,要整体提高数据采样的准确性。
6 e' }3 l9 |& L0 F  唐孝炎表示,目前我国所有的颗粒物监测设备都还是进口的,新政策会推动国产监测设备的出现,我国科技部也正在大力推动相关立项,以鼓励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 a# k8 ?1 O' D4 i, n! O2 |  名词解释
% B7 I* y" X: j  PM2.5
1 ?( I$ A# u% ?3 Y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S9 A( d; c5 K$ ^/ g1 b  u
5 A3 e- e; v$ w) R5 M.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