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回复: 0

武汉长江七桥被指不顾质量抢工期 网友质疑(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0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x  W! X6 m7 W; }  H- }* d
' C$ y  W1 }# G0 r* Z. ^$ c
: k/ G9 S, d9 @4 P  U7 C
  12月28日,记者在二七长江大桥上看到,一些地方的伸缩缝还在挖掘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到处堆积,工地上非常忙乱。本报记者 叶铁桥摄 1 u" A4 t& |6 w# j1 `& K

6 u" I, e% I8 \& V7 {* w2 G  12月26日晚8时,二七长江大桥引桥武昌段和平大道处,记者看到在高架桥下,钢管扎成的脚手架仍然仍然林立着,有工人在上面施工。本报记者 叶铁桥摄
' _3 H5 n& n7 r5 V  12月28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上一片忙乱,离拟定的通车日期只有两天了,但多个工种仍在同时作业。
# {/ f4 l: m2 I; Q8 W# e) B5 A9 A  拟通车日期定于2011年12月31日。26日,当地多家媒体对此作了预告。大桥上正在作业的许多工人也知道了这一时间节点,他们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报纸上都已经登了”。7 a7 d  j1 `, Y
  当地媒体同时称:“二七大桥从2008年7月开工到今年年底拟通车,不到4年时间,这是武汉建桥历史上工期最短的项目。”4 ]1 ~5 T1 n, m
  有通车时间节点在,但多项工程尚未完工,再加上工期最短,这引起了对大桥建设是否在“抢工期”且质量如何得到保障的质疑。( M0 {  A( M/ u+ g8 o' E4 a: ]
  12月中旬,这些质疑甚至似乎获得证实,因为有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到“武汉城投公司二七大桥总工”易江鸿,易的讲话似乎证实“抢工期”的问题确实存在。
. S- x. ^/ {" t" W  “问题大桥”在武汉市民心中有着非常清晰的概念,因为在武汉市还有一座白沙洲长江大桥。据报道,该大桥自2000年建成后,10年间修了24次,在武汉有“崭新的破桥”之称,也是网友眼中“桥脆脆”的代表。& ~- ]. ]/ A! i" S( D# M# H/ h  I2 P3 J
  二七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否存在“抢工期”问题,这会不会导致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12月26日,记者赶赴武汉实地调查。/ e0 q& c9 O/ Z/ k5 |8 S: C/ N

3 y6 Z( a- Z4 y+ a0 f" @  二七长江大桥被指为“抢工期”不顾质量
" A. h/ \/ p7 J0 Y8 s/ r  c
  站在武汉市罗家港的江堤上,二七长江大桥让人觉得非常震撼。桥梁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3个高达209米的桥塔高耸入云,它们伸出22对犹如手臂般的白色大拉索,将二七长江大桥拉出了两个各616米的主跨。从长江大堤上望过去,一桥飞架南北,犹如长龙卧波。/ ~9 D8 X' ~4 [; H2 ^9 m. ^5 S
  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第七座长江大桥,又称“武汉长江七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3.2公里处。这座大桥据称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大桥总长度约6.5公里,主桥为三塔斜拉桥,全长2922米,两岸疏解配套工程3585米。
7 |# V, o$ M6 L5 Q1 S* n, L  大桥南北连接武昌、汉口多条交道要道,被视为缓解武汉“堵城”困局的重点项目。据称,二七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大量分流武汉过江交通车辆,极大缓解过江交通压力。有数据称,通车后,该桥每日可分担城区过江车流量约10万辆,为武汉过长江交通量的15%,可为二桥减负18%。: _- d4 e% x. w1 y5 C  b2 k
  二七长江大桥的原规划建设工期为3年,2008年7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时,该桥建设工期核准为4年。
& G" b. M$ V; C4 D) ~  2008年7月29日《楚天都市报》的报道称,之所以延长了一年,“权威人士分析,近些年来国内外部分桥梁出了一些质量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赶工期。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工期长一些,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不要赶工期,确保质量。”
7 H2 s. w- n$ u; r, v  大桥于2008年8月开工,但在2010年,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大桥可提前一年完成工期,“将于明年9月底竣工”。, s# m1 G, G4 @
  据称,大桥之所以能提前一年完工,是因为建设单位创新了多项技术,压缩了工期,再加上使用了其他一些新工艺,使得过去建设同样规模的工程需要两个枯水期,现在一个枯水期就能完成。
( F% Q4 x# w+ c* r; S( u1 S- J* k  然而,有报道称,之所以要赶在2011年9月底竣工,是因为“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市人民政府确立的重点工程,是向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项目,必须于2011年9月30日建成通车!”
: R/ `  h: g+ t  不过,这一目标并未实现,直到2011年9月27日,大桥才实现全线合龙,通车日期则推迟到2011年年底。
, ~0 e! B$ w" L# {  P$ }  即使如此,大桥的建设工期仍显紧张。12月中旬,湖北一家广播电台报道称,二七长江大桥为了保证能够在12月31日前顺利通车,工人都是通宵达旦地施工,但“抢工期”与质量发生了冲突,“工人就是和水泥都和不均,怎么能保证质量?”
" D9 W' M! {' ^! a+ M, v  N  f/ u  报道还援引据称是“武汉城投公司二七大桥总工”易江鸿的口述,佐证大桥施工存在的问题:
3 c/ |1 S8 G4 v: E' t' {  “没有办法,为什么总提工期呢?难道不多关心关心质量、安全方面的大事?这个工期算个什么东西呢?你给我足够的时间可以做得很好,出问题哪个不是工期问题,谁不愿意把质量做好呢,这样大的一个项目。谁愿意抢呢?一抢三乱。”
0 F, R+ v5 r/ B9 {; X  J  易江鸿接着讲道:“你没有办法,这么冷的天,24小时作业,我昨天是晚上11点半下的桥,还不是灯火通明?打混凝土,工人冷得像个鬼,怎么办呢,你说他冷得手都伸不开,他能把东西跟你做得蛮好吗?没有办法,我们被压得也没有办法,气都喘不过来。”
! C* m/ S: h/ k% M! X7 g  报道中说,本来是四年半完成的二七长江大桥,领导要求三年就完工,工期大大提前,按照建桥的一般规律,大桥合拢后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工,可二七长江大桥是今年9月27号合拢,到通车就是三个月时间,易江鸿说,我只需要七天时间,就是把12月31号通车的时间再往后面推七天,就可以保证这个大桥的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可这七天也没有。
; ]* Q) b4 R. V2 b- r9 ~) Y  该报道播出后,引发了不少质疑,二七长江大桥是否真的存在上述问题?
$ b5 w, ]2 O3 t8 r  m& {& Z5 }
8 Q4 q9 D1 I+ y  部分铺装工程确实“抢工期”
  |. A  _( G% P' E( `" H
  12月26日20时,记者来到二七长江大桥引桥武昌段和平大道处,看见工地上仍然灯光辉煌。在配套工程第六标段附近,记者看到,在高架桥下,钢管扎成的脚手架仍然林立着,有工人在上面施工。
0 d" q- V' r3 {" e6 P7 l7 a# @  一名熊姓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拆除高架桥外立面的模板。但他说,工程虽然已经进入尾声,但要在31日通车“有点赶”。, b( J" N$ [! r0 z3 v& U
  在引桥的和平大道入口处,记者看到,工地上人来车往,机器轰鸣,一部分工人在紧张地焊接栏杆,白色刺眼的电焊光将工地映照得透亮。为路面铺设沥青的工程车则在紧张地忙碌着,将路面刷黑。% G3 q% m0 W4 ?0 h( s! H
  23时许记者离开工地时,工地上繁忙依旧。一位运水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最早也得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下班。
, ^' c5 u5 |) H4 X/ ?  中国青年报记者获知,就在前一天,部分媒体被邀请到二七长江大桥进行实地采访,并开车做全程体验。有记者透露,他们看到桥上栏杆漆还没有刷完,漆桶在桥面上摆成一溜儿,“非常壮观”。
% K# t2 \2 B4 g' @  28日,记者再次来到二七长江大桥,整座大桥仍然是繁忙的大工地。从和平大道引桥处一直到江边,工人有的在安装隔音屏,有的在焊接栏杆,有的在挖开遮挡住伸缩缝的沥青混合料,有的在安装路灯,有的在吊装交通指示牌,有的在安装交通摄像头,有的在匝道上铺沥青,有的被吊车送到桥底抽走钢条……工地上一片繁忙,各种建筑材料到处堆积。% U2 Q; P1 ^. Z  ?9 d5 T5 R
  记者看到,在引桥上,隔音屏才装了一小部分;交通标志线也没有画;很多栏杆才完成点焊,还未进行全面焊接;一些地方的伸缩缝还在挖掘过程中;路面上有的地方还在涂抹混凝土,用木板、钢管围着以防踩踏……
* X0 I$ ~, p+ V! o0 G. C9 Z  就这样一个场景,很难想象两天后要通车。而据记者后来了解,这段匝道正是31日拟通车的3个匝道之一。2 C6 @. _' w: v* j: j8 o* F
  主桥上的工程相对要少一些,路面铺装已经全部完成,且已经画好了交通标志线,但栏杆上的油漆明显才刷过不久,有些地方还流淌成滴水状;部分栏杆仍在焊接,但却已经刷上了油漆;高达209米的桥塔上,钢索仍在上上下下运送东西,进行安装工程;一家公司在桥上安装仪器,以进行工程质量检测。
- l2 Z- x) k  R, p+ b  记者采访的多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不清楚是否在31日通车。好几名工人说,如果实在要通车,确实是能够通的,“但有点赶,一些项目不一定能做完。”
" R* a/ Y3 c( ?! c  12月28日,记者采访了易江鸿。他表示,他的身份并非武汉城投公司二七长江大桥总工,而是大桥的“业主代表”。
% c2 x6 [! Y$ u4 E3 w) E  他证实了广播电台报道中的录音确实是他的原话,但他认为不够全面,有断章取义之嫌。$ A: `5 K  @5 C' P0 u6 L
  易江鸿称,该报道让听众误以为大桥主体质量有问题,但二七长江大桥的主体工程早在2011年9月就已经完工,“大桥的主体质量是非常健康的,人们担心的主要是桥梁的主体安全问题,我敢保证这肯定没问题。”
5 A) O( K! Q, q5 ~  他说,他所说的24小时加班抢着干,抢的不是主体结构,而是在主体结构完工情况下做的桥梁附属设施,“这就相当于给桥梁的‘穿衣服’”。  X% U! J/ O3 Q. X
  他承认,工程确实很紧,桥面铺装、栏杆安装等局部工程只要天气合适,仍然在24小时施工。, f' h/ @! n; D: ^  H' J# L
  他说,因为“穿衣服”阶段参加单位太多,工序也比较复杂,需要上的工人很多,所以存在互相打搅等状况。比如栏杆做好了,下一个施工单位安装路灯时,可能又会把栏杆撞歪了。
0 e! i7 ~0 ]) ~0 w7 \  易江鸿说,桥上大面是好的,细看有很多地方有点小问题,“如果哪个人到桥上纠点小问题肯定是有的。” 他说,这就跟房子装修一样,要做出精品工程跟时间多少有一点关系,“多一点时间肯定要做出来好看一些,时间紧我能做到大面上看没有问题,如果看局部看细部,多少肯定是有问题的。”
5 V0 ~( I" T5 n! F+ d0 E: \5 S, E  但他坚称,这些问题不会影响到大桥的质量与安全。* m0 E; A6 J  u

0 L7 f! {3 f4 A' ]' K  “既然挖了就别赶工期,把工程扎扎实实做好”

1 f- p" C- ^; Z: Y5 I; z, H5 u  多篇报道显示,投资11亿元的白沙洲长江大桥,从2000年建成通车到2010年9月,一共维修了24次,相当于一年修两次多。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座大桥却陷入了“坏了就修、修了就坏”的怪圈儿。3 U( T3 ]+ P. z; G4 T' M
  在武汉,多位出租车司机向记者证实,在他们的印象中,白沙洲长江大桥总是在修,“修个没完没了”。
( Q) [! o' y7 b* h5 [5 z; J& w  据了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腐败,一方面因为“赶工期”。: O0 L6 U0 Q" X5 G$ H4 p
  2011年7月,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一份文件称,武汉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原主任赵近秋因受贿90万元被依法提起公诉。据介绍,2007年以来,赵近秋几次帮助工程公司承接白沙洲长江大桥部分维修工程,受贿钱、物总价值60余万元。/ R% ~8 B5 q, \4 g$ I
  2009年7月和9月间,白沙洲大桥全封闭维修,然而,仅仅3个月后,部分桥面即发生破损。据《湖北日报》2010年7月报道,负责大桥维修的武汉城诚公司负责人解释说,桥面坑洼是赶工期所致。“白沙洲大桥维修工期应为6个月,但因市内交通压力,为赶在去年国庆节前试通车,工期被压缩为3个月,打折一半。因此施工中,在没有等到混凝土自然干透的情况下,施工方使用了‘土办法’:采取高温油炉烘干,这使得沥青黏合强度、硬度都大打折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因送料车碾压和沥青漏洒,大桥的防水层遭到破坏。”) l$ c1 q3 C4 q* p  l
  据一位武汉市民介绍,武汉还有桥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抢工期的问题,如水泥尚未干透就通车,造成了桥面质量问题。  C) r$ [1 C2 l; `+ P
  二七长江大桥赶着通车的情况被报道后,一些关心工程质量的网友在论坛、微博上质疑为什么要提前工期,他们大都以白沙洲大桥为例,担心二七长江大桥也会出现类似状况。网友“东方澄政”在新浪微博上说“白沙洲大桥之痛未了,怎可又添新恨?”- ]' V3 G6 W4 `& G
  二七长江大桥设计单位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该院副院长石建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二七长江大桥不会步白沙洲大桥的后尘,因为两者在设计上有很大区别。' {6 U4 s  g& K5 x5 `5 @0 B3 G
  石建华称,白沙洲长江大桥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桥面是钢板结构,“钢板桥面对铺装的要求很高,对施工来说也是技术难题。”原因就在于沥青混合料的铺装层与钢板桥面膨胀系数不一样,武汉冬夏温差大,两种材料热胀冷缩时,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容易出现裂缝,产生滑移等问题,从而造成桥面坑坑洼洼。  W$ T+ L8 r% I( G* R( [( T
  石建华说,二七长江大桥桥面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沥青混合料在混凝土上铺装,“施工难度要小得多,也比较好做”,而且,也不会出现白沙洲大桥类似的问题。& }5 Z  W2 e- r9 W
  不过他也表示:“这个桥的工期说起来确实比较短”。他说,工期短,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加大投入设备和资源,“成本会高一些”。( h$ ?5 G8 U5 y6 {
  但对于工期与质量的关系,石建华表示:“如果控制得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9 o+ B6 B3 v9 `( C5 G; @% g# k  ^  然而,国内频发的大桥质量问题以及白沙洲长江大桥的前车之鉴,却让武汉市民非常关注二七长江大桥的质量。
; T& m3 ~5 t4 y; Z- j  2011年9月,武汉市某杂志的总经理在新浪微博上发言称:“国庆前,二七长江大桥赶着合龙,武汉大道赶着通车,高架桥上铺满鲜花,桥下坑坑洼洼,真不知道这样的献礼有什么意义?礼要献给谁?既然挖了就别赶工期,把工程扎扎实实做好,把礼献给城市的居民,才是正经。”
- G$ G9 k2 l1 S/ b4 n% i5 O  12月26日,网友“冽冽泷”在当地“汉网论坛”上发言称:“我今天路过二七桥,发现相关工程还在收尾,作为一个搞工程的,个人认为不可以一个时间节点就强制通车,抢着通车的后果大家已经体会到了(二桥和三桥都因抢着通车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晚一点没关系,等万事俱备方可通车。”4 H  c' c  ]. ?% ^5 E
  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做给排水工程的网友,他说:“我的意见是按科学的来,不能按行政指令来。”
% s  p. {2 b& v( Z* R6 `  1 a  F. C. n* n; b4 Y8 y
行政命令不能替代科学决策
/ d% ^; }2 k* u4 P( I  盘点2011年的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一些重点工程因赶工期而备受诟病。- H0 \' r  b7 D3 t" f* K$ x" z5 u
  6月30日,据称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青岛胶州湾大桥举行通车仪式,然而,该大桥几天之后就被曝出存在质量问题。据《东方早报》2011年 7月报道,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通不到10天,其北广场的数千平方米的地砖就被施工人员全部敲碎,重新铺设。该站建设单位、南京铁路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因要赶在“七一”前通车,其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为“临时设施”。
. ?* S+ }$ A  J% H0 Q. B  其实,审视每一例出了质量问题的工程,“赶工期”的魅影经常会浮现在后面,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最大隐患之一。
* `+ ~- B& i0 P+ J( y6 A2 A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揠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速度与质量天然就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时,如果能够找准两个方面的最佳平衡点,是能够实现双赢的。然而,在今天,无论是我国宏观城市化建设中,还是微观的一栋大楼、一座大桥、一条公路的建设上,砝码却经常加到了速度那一端。工地上挂着的横幅、领导喊出的口号,动不动就是“决战100天”、“为××节献礼”或“大干快上,争分夺秒”,导致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严重不均衡。+ S& T: p. s6 `3 t
  其实,在工程建设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一项工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规划设计单位可以依据工程量大小及技术难度作出比较准确的计算,这样也有利于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安排各道工序。因此,工程建设施工时,本应充分做好规划设计,并以之为科学依据,这样方有利于保障质量、实现安全生产。
7 a8 S/ w1 ], z% x; h  然而,正如2009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所指出的:“在重大工程领域,仍有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深度不够,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抢时间、赶进度,安全质量管理不严,责任制未真正落实,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包括城市地下工程、油气水电等生命线工程和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大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工程安全质量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
4 Z) j; G5 m- K- Z0 D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有些可能是畸形政绩观造成的,一些官员想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大成绩来表现自己,所以不顾一切争取在自己任期内尽快完工,以作为向上晋升的筹码;有些可能则是为了献礼,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人患有“十景病”,喜欢凑数,同样,现在的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着喜欢把节日当做最后节点的现象,“国庆献礼”、“元旦献礼”、“春节献礼”工程层出不穷;还有些则可能确实是为民生考虑,最常见的就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要求桥梁、道路尽快通车等。
: D) V! F: B( s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不是可以由哪个领导拍脑袋盲目决策的事项。事实上,国家七部委的《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也要求,建设工程合同要严格规定工期调整的前提和条件,坚决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严禁领导干部不顾客观规律随意干预工期调整。确需调整工期的,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等,确保工程安全质量。6 t, N0 c2 r! `4 U' ?9 U$ k
  然而在现实中,行政命令凌驾于科学决策之上的现象却在工程建设领域频频出现。# J# T! G' {& d: w3 z  w* T
  一些地方取消了“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强调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这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还应该有更多的过硬措施保障工程建设能按科学规律合理安排工期,对一些“好快喜功”的领导加大问责的力度。2 f( M& g- ^4 K& ~! I7 {1 H. L
  毕竟,中国发展到目前这个程度,速度当然要坚持,但质量也决不可偏废。   y: h- {6 s. d9 @" w7 M8 g
! N6 t! S6 ?4 \6 t: a#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