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1 s+ S) e7 c: F3 _
' H' F% D: \' o5 S# K
2 S3 H; x9 [: w/ b# V1 p
试射导弹 1月1日,伊朗海军在伊南部海域举行的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发射一枚导弹。新华社发( W& E! I, y' h0 b4 J
$ X) u) n) q+ {, ]# v2 ?) G
舰上开火 2012年1月1日,伊朗海军士兵在代号为“守卫90”的军演中开火。" n7 b1 `2 O! E" N
为期10天的伊朗军演于2012年1月2日进入最后一天。伊朗军演发言人当天表示,他们成功试射了“Ghader”型陆基反舰巡航导弹。媒体称,伊朗在这次代号为“守卫90”的军演中充分展示了其国防实力。新年伊始,伊朗不仅试射了各种导弹,还在1月1日高调宣布首次成功研制出核燃料棒。
0 m9 {9 {8 m: D+ i! _
6 K! g' G0 r# l 伊朗导弹可达以色列. g+ C5 y% T- e0 c" D C2 F2 y
伊朗官方媒体1月2日报道说,伊朗以军演的方式显示自己在霍尔木兹海峡及中东地区的影响力。5 X ?$ N9 F7 r4 q" y& ?( Y) b: f
伊朗1月2日试射的这枚“Ghader”型导弹射程约为200公里,为中程或近程导弹,而伊朗官方媒体将其称为远程导弹。伊朗海军副司令、军演发言人穆罕默德·穆萨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海军还成功试射了“Nour”型和“Nasr”型远程导弹。5 z! l& {- p& {7 K" A5 @) v7 P
军事问题专家指出,伊朗目前拥有的远程导弹系统,射程足以到达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
2 ^7 ]* k, i1 _8 i0 t5 J8 I# j* k 此次伊朗军演为历次军演中演习区域最广、演练科目最丰富的一次。演习区域从霍尔木兹海峡以东开始,跨越阿曼海,东至北印度洋公海,西到亚丁湾,整个演习区域约有2000平方公里。
: R+ N& u4 H: g6 e/ ~- D 在为期10天的军演中,伊朗测试了包括短程、远程、地对地、地对空在内的多款国产导弹。海军潜艇、驱逐舰、导弹发射艇、补给舰以及无人侦察机也都进行了协同演练。
, E$ H6 q( n9 u% t- b “燃料棒用于医疗”( Y, c( Q9 ^6 h1 W4 H
就在伊朗结束军演的前一天,即2012年1月1日,伊朗原子能组织首次高调宣布,伊朗科研人员已成功生产并测试了首枚国产的核燃料棒。伊朗官方媒体表示,这枚核燃料棒是在德黑兰核反应研究中心生产出来的。经初步测试,这枚燃料棒运行正常。伊朗方面随后宣称,这枚燃料棒将被用于医疗领域。
+ B4 P! g5 V1 {4 r8 B/ Z 近期,美国和欧盟出台多项制裁措施,试图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2011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国防拨款法案,其中包括制裁伊朗的新措施,对那些与伊朗中央银行有交易的金融机构实施制裁。/ n) O5 I0 k! s% n
伊朗商会主管纳哈文迪安2012年1月1日表示,美国对伊制裁措施“没有先例且不公正”,将导致“双向损失”。3 O& o* u3 b' C [
媒体称,伊朗大规模军演和高调宣布生产核燃料棒的消息令西方十分紧张。美国和以色列此前都表示,倘若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失败,美以两国将不排除使用武力。伊朗军方在军演期间还表示,“可轻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此,美国第五舰队回应说将采取措施确保该“黄金水道”畅通无阻。
5 W C7 I8 R2 s j6 H 声音
: \& M4 v- |+ w$ e# a6 E! O' I “美应停止威胁伊朗”. o) G' b% Q& @% s0 @
美前外交官撰文呼吁直接对话解决伊朗核争端1 D/ F+ Z7 x+ I
据新华社电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副国务卿皮克林和美国前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吕尔斯1日表示,美政府应从过去其发动的多场战争中吸取教训,停止向伊朗发出战争威胁,而寻求通过外交活动和直接对话以解决伊朗核争端。) ^6 x. A% y2 B# S+ J6 L0 [( @/ T) m
皮克林和吕尔斯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联名文章中说,美政府官员和总统候选人目前几乎每天都在谈论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但历史证明战争只会导致灾难、无法预见的后果和间接损害。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是例证。假如没有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就可以避免数千名美军士兵丧生,节省1万亿美元费用,就能像过去那样仍然是“一个骄傲的、受到尊敬的、经济健康的国家”。( ?, R" @) N0 Q1 m w( d& r
他们说:“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接触与外交活动能获得回报,而军事威胁则不能。”他们主张美政府进行“多方位的、有创意的”努力,寻求通过直接对话来解决伊朗核争端,这样可以让目前被国际社会逼到角落的伊朗政府有一个体面出路,美国则能以更低代价达到持久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目的。
, o u# z/ K, S( A, g 皮克林和吕尔斯都是美国资深的前外交官。皮克林曾担任美国驻俄罗斯、以色列、约旦和联合国的大使,吕尔斯则曾在1999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美国联合国协会负责人。, s# t$ a4 H8 n! | L$ q
动向
8 b8 s3 [1 I( J7 K/ P$ R! K 伊朗有意重启核谈判
: ?4 { U; A' h8 K* q 就在伊朗军方举行大规模军演期间,伊朗核问题官员不忘向外界释放缓解紧张局势的信号。伊朗核问题首席谈判代表贾利里表示,准备与国际社会重启核谈判,“我们已正式表明重回对话与合作的道路上来。”4 z. O+ [$ K& Y
贾利里将就正式启动谈判致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就谈判的形式提出建议。伊朗驻德国大使阿塔尔日前称,伊朗不久即会致函参加会谈各方,此后即会安排会谈日程。然而伊朗核谈判代表贾利里强调,伊朗将对任何威胁做出“响亮的回应”。
' p" U- @* O! u 欧盟表示,只要伊朗不提出前提条件,将对重启伊朗核问题谈判持开放态度。欧盟外交政策发言人迈克尔·曼说,只要伊朗方面不预设条件,欧盟愿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 |* }! o0 j' O+ u, x* \9 | 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最近一轮核谈判曾于2011年1月2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此后再未进行。由于伊朗和六国在铀浓缩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会谈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 v% q) ?# Q( Z+ P
$ @) N$ g+ W9 L5 t3 R'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