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4 h J% x- E1 x# w
m' X4 |0 q5 Z: N6 D# {
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从演变为一系列政变和利比亚战争的“阿拉伯之春”开始,在冷战论调和军备竞赛的威胁中结束。1 l z& S( U" ]0 r2 n
根据惯例,本报评出2011年最重要军事事件。这些事件或引发重大地缘政治变化,或对全球或地区安全产生了显著影响,或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武装力量意义重大。
- _$ W" P( w0 p1 k* ?0 t7 h ( P8 Z$ y/ w8 v7 y& ], j! P% c
3月20日,班加西附近,忠于卡扎菲的武装力量装备遭遇联军袭击。- q R* S9 g3 q4 O6 }& F u/ |
1.利比亚战争
! X9 U' R) q& H+ E9 q) X5 E 利比亚的大规模民众骚乱始于2月16日。几天后起义者便控制了班加西市。大批军警倒戈到反对派一边。利比亚强人卡扎菲对反对派示威者和被占军事设施实施空袭。
2 z. C6 P( x. o) [1 X T$ E 3月19日,法国战机出现在班加西上空。美国只是参与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发射了约200枚巡航导弹打击利防空设施。随后北约其他国家、卡塔尔和阿联酋的战机也参与了巡逻和轰炸。利空军很快就被摧毁, “维和部队”开始轰炸其他设施,从空中支援叛军的作战行动。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北约广泛使用制导武器系统。制导弹药的使用占了近85%。
$ @; Y7 C( i) l! W 双方大打信息战,诉诸国际舆论。有消息称,来自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数千伊斯兰武装分子为叛军作战。一些部队完全听命于“基地”组织特使。军火库被洗劫一空,各类武器弹药流向国外,落入国际恐怖分子手中。卡塔尔特种部队成为了粉碎卡扎菲脆弱军队的主要打击力量。卡扎菲10月20日被叛军抓获并残忍杀死。
1 \, `& p, t0 O2 t " n% J! W1 c: @* B( ?4 b; c
“伊斯坎德尔-E”导弹运输发射车
4 c1 C* y) G) p' j+ [7 x# ]1 M$ z
2 r; L) Y8 t: r. K5 }# j' t
; E2 N+ C9 c, m! z 2.反导问题8 q! z7 F2 ]0 S) k
美国着手在欧洲部署国家反导系统部件。事实上,这是美国国家反导系统拦截俄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一梯队。俄罗斯原则上没有反对,但希望得到欧洲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的法律保证。美国拒绝作出这种保证。
5 a+ L. Q) l6 ^: i- I! }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1月23日宣布了一系列回应部署反导系统的军事技术和外交措施,包括立刻启动加里宁格勒州导弹预警雷达站,在那里部署“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威胁退出第三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但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建设欧洲反导系统的计划不变。
; u- Q0 `/ m5 x. A0 f: p $ u: p! X0 F `/ t
资料图: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搭载“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5 J% w' ^% Q6 H5 ~
6 e" [+ z2 Y: q& i8 t7 v
# L( L4 d5 y' _9 s6 }8 H 3.俄完成部署“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w" W6 o' ]! h4 W; r “格洛纳斯”可确保整个地球表面的定位信号。在轨有31颗“格洛纳斯”和 “格洛纳斯-K”系列卫星,其中24颗为预定工作卫星。系统借助两个航天器和地面校正站校正信号。未来数月内,定位精度将达到1米,几乎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精度相当。9 G# L- M' D3 ^' \4 k2 ~
4 D. k8 i6 E% e& E 1日,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索罗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支持瓦塔拉的武装已经包围了前总统巴博阵营中心所在的经济首都阿比让。
+ o/ a( N* Q8 ]/ j2 ?* Z 4.科特迪瓦内战结束
5 e7 W4 _6 T; r8 @) h* J 自2000年起,科特迪瓦内战就时断时续。最近一次爆发是在2010年总统选举后。当时失利的总统巴博拒不承认反对派领导人瓦塔拉获胜。
1 ~. L) K2 X4 l. l 2 月,随着巴博的军警朝和平集会的反对派射击,形势恶化。双方都有雇佣军参与战斗。法国维和部队以保护平民和法国公民的名义参战。4月10日,巴博向法国特种部队投降。如今他面临审判。交战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和趁火打劫。法军为瓦塔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1生贡献。0 L: l/ B9 ]7 p1 Y" X1 W* s* c
. r- }7 y: U7 K5 ~0 ^
7 M7 w/ D! f! A; O
, _* \! S8 ^" ~2 ?* \' s/ u ~资料图: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新兵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议会大厦前宣誓入伍后离开。 新华社/路透
! _& j6 A- W+ @# F6 f* f+ d1 l
( x/ [& O( ^% l- g$ [1 A 5.德国联邦国防军开始改革$ |2 l- O) b3 f: h
西欧最大的军队德国联邦国防军进入改革状态。决定使军队更能应对当今威胁——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提高军人和指挥官素质,使司令部去官僚化和提高总体效率。 2011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义务兵征兵。今后,将用合同兵充实联邦国防军。但为现役志愿兵保留了5000个职位。军队人数将至少下降20%至20万人。
+ l8 c$ ]( P2 h. {: f1 z- B8 Z 改革公开进行,其计划和执行由议会讨论和决定。改革反对者认为,联邦国防军将变为不是用来保卫祖国的远征军,主张保留对全体公民的义务兵役制。; e* a% K1 D o
/ D; x/ u# E9 O) q; f
资料图:“猎鹰HTV-2号”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快的飞机,其速度可达每小时13000英里(约20倍音速)。图为8月11日发布的“猎鹰HTV-2号”的效果图。7 v: `0 i7 L# _/ G1 n3 O
/ D; L2 j2 c0 h6 d; U- i2 W
6.美国测试超音速武器
) l0 ]5 }& w& e0 W 11月17日,美国首次成功测试超音速武器。“猎鹰HTV-2”超音速飞机原型机由“米诺陶”4运载火箭发射,加速到20马赫。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飞机以超音速在大气上层滑行。HTV-2 半小时内飞越3700公里,证实了设计师宣布的飞行参数。飞机的成功测试为研制能够在60分钟内从美国本土到达世界任何地方的超音速弹头开辟了道路。
! z2 ]" Q$ v, E6 R5 D " ~% g+ [" ~0 A& z4 t1 n/ Q
吉拉德 沙利特
6 x6 ^5 c( }/ D- b8 x4 ?- [5 S5 t) B o- [2 G& w" O( J( C1 R
" C2 x/ o( {7 ~ 7.吉拉德·沙利特获释: Q/ _( V/ y& Q6 O
以色列用上千巴勒斯坦囚犯交换5年前被哈马斯俘获的吉拉德·沙利特。获释囚犯中有不少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包括被判终生监禁的杀人犯。以色列再次证明,当事关拯救本国公民的生命时,它愿意作出巨大牺牲和让步。而恐怖分子也相信,无论将来犯下多么可怕的罪行,他们总能获得自由。哈马斯已宣布,俘虏以色列军人是战略任务。沙利特的获释最终成了恐怖主义势力在中东的胜利。; ? L, X7 Z* [3 K
( ^! E* [. P p) a资料图:本·拉丹
P6 [- B/ X7 ]" _
8 u% a. [! \; u7 E9 p$ s 8.美国特种兵击毙本·拉丹
6 r. C, t2 w' H' w: ^# \ 5 月2日在巴基斯坦的特种行动中,美国“海豹”突击队消灭了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基地”组织领导人和思想鼓舞者本·拉丹。从9·11纽约世贸中心恐怖袭击开始,对他的追捕持续了10年。巴基斯坦政府对击毙拉丹完全不知情,这进一步破坏了华盛顿与伊斯兰堡的关系。领袖丧命对“基地”组织的活动反而没有太大影响。
9 q! o" v6 @$ m3 o , N& W' ?/ z' F2 G! V4 t- o \
资料图:这是RQ-170型无人机的图像。新华社/法新
" F, s# S2 a8 T7 W8 I2 r% G" |2 L# M! T- }' _4 R I2 `2 J
9.伊朗截获美国秘密无人机RQ-170
) X3 p" _6 @8 M 世界媒体12月4日报道,伊朗通过无线电对抗手段击落了美国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制造的RQ-170“哨兵”无人侦察机。该飞机如此机密,以至于美国 2009年前都不承认其存在。伊朗方面声称,将破解、复制无人机技术,并在本国无人机研制计划内进行完善。不排除会邀请俄中专家参与破解。
- a9 E6 i6 l# m$ Z7 x/ k 此事表明,高科技武器的作用可借助其他高科技手段抵消。开发针对现代化高精度武器的无线电对抗设备及其战斗运用方法,正在成为当今武器和军事技术发展的优先方向之一。
% I. M' j4 u/ r4 [5 j: f
! v- q7 p" Q s n%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