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回复: 0

中国歼20所用空空导弹空中弹射试验获得成功(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04: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 q' Y0 Z3 C6 ~
' R8 u' L6 M5 i; J, z& s- |) h( P
 
& h# f: X6 V- u0 {  空空导弹有两种发射形式,一为导轨发射,二为弹射发射;弹射发射主要用于弹舱载弹的隐形战机。
, \  [$ u3 E" i  l4 E3 E5 e" C  
% r7 ]7 ^) C1 F5 ]2 n+ `  
) R. v% h) B& a7 H: P( J  资料图:美军F-22隐形战机飞行中打开弹舱,导弹在弹舱内需要先向下弹射,才能顺利向前发射飞行。" u: m1 v1 f# ]# y7 c9 J- h
  ! P. E0 C7 ?- `- o3 ^7 `. x5 q
   0 Z% k% y& n# m" J& Y
  资料图:中国歼20机腹、机身侧面弹舱打开时的照片。中国需要为歼20研制弹射发射的空空导弹。
3 B$ V0 A! h5 k) a  2011 年,对于中航工业导弹院来说,有着太多象征意义。新一代雷达产品的竞标、新型红外产品设计定型、某型号批检等9大试验任务,关乎着夺取“十二五”开门红和导弹院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过去半年以来,为确保完成重大的各项试验任务,部分干部职工,离别家乡,肩负使命,征战大漠,谱写了一曲大漠壮歌。$ @+ y/ D, J: V; P* U+ [5 |7 P
  试验队演绎惊心动魄
: {0 P2 h" Y6 {# ~  试验基地成功发射一枚地面火箭弹,基地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产品发射出去的画面——产品拖着壮观而漂亮的尾烟稳稳滑翔。然而约10秒钟后,尾烟则开始出现螺旋状……此时,正在指挥大厅观看试验的上级领导玩笑中带着认真对导弹院总设计师樊会涛说:“老樊,这不是你们有意设计成这样的吧?”樊会涛认真解释道:“那不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一些原因。”
+ m: D. N7 U1 c5 U  N) @  虽然试验结果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正常的,但后期出现的旋转问题让研制人员感到非常疑惑。樊会涛要求,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M: V. N, q) C) I4 \! K: T
  第二天,导弹院副总师廖志忠就赶回洛阳开始组织攻关。虽然此时正值国庆节,一直在外场的他回到家,都毫无心情在家过节,而是组织人员进行攻关,外场这边同时也在组织攻关。决定在国庆节期间要做一次摸底试验。10月6日,家里和外场同时出发集结,8日把试验做完。
  ~- w$ F: e! @6 e- t! J, H" J: `/ `+ J  因天气原因,10月9日试验才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产品发射后笔直向前冲刺,没有丝毫旋转痕迹。国庆节期间一直忙碌的他们,感受到了一份难得的轻松。 & v; ?3 Y3 e5 _) W8 q
  10 日中午简单就餐后,外场试验人员就赶往下一个试验任务点。他们行驶在戈壁公路上,一条细细长长的公路延绵几千公里,横亘茫茫戈壁滩上。开始车上还有人说话,后来天色渐黑,路越来越难走,大家也越来越紧张,车上变得鸦雀无声,都紧张地盯着前方。经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行驶,他们于晚上22时才终于安全抵达
% X  k, F% ?; w; j/ l' l  中转地方,而这里距最终的目的地还有200多公里。
3 d% r9 ~) I5 W; }$ Q$ k  第二天一早,就在他们紧张的心情还没有来得及放松时,却得知下一个任务撤销的消息,大家当时傻在那里说不出话。这就是外场,这就是任务,它的不确定性必须让每一个试验队员都时刻紧张准备着。2 p" ], k  E$ n7 t
  大漠“航空日”# X4 s9 c% a% k5 x5 z; h
  10月26日,对导弹院来说是一个好日子。更有试验队员比喻,这是“洛阳日”。 5 \  Q- G' v/ a
  10月25日,导弹院试验队得到消息:三个型号同时安排了试验任务,并且飞行5个架次。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所有的试验队员都无比兴奋——飞5个架次——导弹院专场!
. b: G. N8 B* W/ C  10月26日,一个微风徐徐、艳阳高照的日子。这是戈壁滩上少有,也是做试验难得的好日子。为了这天的试验,在基地的领导与队员们全体出动,大家高度集中,密切配合,认真仔细,5个试验任务按照计划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3 N% ^5 @& U- `% x; O  第一架次:新一代雷达产品空中弹射试验圆满成功! 1 N& w6 h% D  N3 Y/ W4 Z
  第二架次:新型红外产品合练圆满完成!
$ b9 F3 x: j3 W  第三架次:新一代雷达产品系留试验圆满完成!
; M& Y% w1 w+ ~, a/ z# U: U  第四架次:某型号批检试验圆满成功!
+ L* T2 {$ j+ t$ F# ^# @0 h  第五架次:新一代雷达产品系留试验圆满完成! 4 b5 s  U: ]+ ^3 D
  “洛阳日”,一个创造导弹院外场试验新纪录的日子。
9 T3 p; R' L! g  2011年11月1日,当国人翘首以待的“神舟”八号成功发射的同时,在另外一个战场,航空工业新型红外产品先锋批一号试验也圆满成功;新一代雷达产品第二枚空中弹射试验顺利完成。这一天同样堪称“航空日”。 ( o% J( _1 e8 d
  新型红外产品先锋批试验与新一代雷达产品第二枚空中弹射试验可谓一波三折。
0 Q6 s$ c* ^2 p& A  新型红外产品试验队进场已经20天了,等待试验等得人好焦急。新一代雷达产品要进行5个空中弹射试验,时间节点更是拖延不起。有试验队员说,试验任务一定要像“神八”一样成功。到了外场,太阳开始从无垠戈壁上缓缓升起,试验队员们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井然有序地准备着试验工作。 : P  K  `. o3 p. m( d
  10时20分和10时50分,新型红外产品先锋批一号与新一代雷达产品第二发空中弹射试验顺利完成,获得圆满成功!" [. j' H" u7 Z5 n  B
  戈壁滩的一天“四季”6 r, F7 W# m' g+ c; J6 s
  深秋的戈壁滩,温差极大,尽管金色的阳光浓情蜜意地撒向大地,可气温并没显示出丝毫的暖意,早上气温都在零下五六度。试验队员虽然穿着棉袄、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但还是感到寒气袭人。 ; N" Z5 j4 A; T. m! Y& B
  10月26日,新一代雷达产品第一发空中弹射试验成功发射后,廖志忠赶紧组织人员到戈壁滩上去捡残骸。
& ~$ t! @- ?: v  到了目的地,大家开始高一脚、低一脚按照定位方向寻找残骸。也许是阳光越来越强烈产生的作用,也许是捡残骸心切奔跑的效果,大家感到寒意被渐渐地驱散,一种春天般的温暖开始浸透全身。有人开始喊热,有人开始脱外套。 7 B+ k$ T% g+ G" ]+ e3 K
  残骸顺利找到了。等大家坐上车准备返回时,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天般的温暖”,而是“夏季即将来临”。
8 W* s9 N5 x' [9 P  q. }  汽车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被烈日暴晒几个小时,车厢温度直接飙升到20多度,如同一个烘箱。试验队员们已经完全感受着夏季的炎热。
. ^; |, S4 b: Z9 t  这就是大漠戈壁的天气,一天之内,让人感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  h3 ?* l; O% i: b  寒风中的午餐
% P" R2 r) U/ J. [  12月上旬,虽然还不是隆冬时节,但是大漠已显示了出它特有的萧瑟和寒冷——试验基地几个偌大的人工湖已结成了可以开汽车的坚冰;试验队大车小车里的矿泉水都变成了无法饮用的冰块。晚上室外气温已是零下20摄氏度。寒冷,又开始考验试验队员。 . N  y4 m' {, [9 y1 g+ z' J
  12月6日,要进行三个系留飞行
7 Q8 Z; L; i. k  试验。第一发试验结束后,已到午餐时间。此时,外场气温在零下十四五摄氏度。午餐是用汽车送来的一盒饭、一盒菜。队员们拿着饭菜在寒风中跑来跑去,愣是连个放饭盒的地方都找不到。毕竟是零下十几度,还伴随着寒风,再热的饭菜不用打开饭盒盖,瞬间也会变成冷饭。队员们说,打开饭盒只能掏中间的吃,挨在地上的和暴露在上面的部分,已冻得硬邦邦的。导弹院从领导到司机所有队员一样,无一例外在寒冷的露天进餐。
; V+ k3 Y; ]/ p& `% ]+ q" r0 t  大家就是这样,一口冷饭,一口寒风,随便填饱肚子就立刻去工作了。
% f, {# T- S, {! l- i  病倒在外场的副院长
2 N( k1 Q- {4 |1 i" t$ J8 h8 D3 [7 G4 `  如果用高度负责、精力充沛、做事专注等词汇形容导弹院副院长孟庆凤的工作状态再恰当不过。也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他在试验队员中赢得了“最可敬的实干家”的口碑。
$ Q7 S$ i$ y+ G$ N  孟庆凤有一副南方人特有的精干身板,给人的感觉是思维敏捷、行动利索、语言有力。但他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而且有严重的腰病,不能受寒。 & L% i# R* q. Q1 b7 R; w3 Z
  孟庆凤11月初来到基地的,从他到的那天起,不是到这儿疏通,就是到那儿协调,无论是竞标产品的进度,还是重点型号的批检,他都极为关心,对所有试验进展情况了如指掌。
& ]0 {0 f* J) j* [  无论什么时候,看他总是一副精力旺盛、全神贯注的状态。有几天,外单位正在基地进行战训,那场面确实恢宏震撼,但也确实令人紧张,毕竟打的是导弹院研制生产的导弹。结果,第一发打得就不理想。只见孟庆凤一会儿表情严肃坐在那里静看,一会儿起身给保障组人员说着什么,一会儿在外面来回踱步,一会儿跟军方人员进行讨论……
$ O1 N" w6 V6 C  看完战训回来的路上,孟庆凤若有所思而又语气坚定地说:“一定要告诉导弹院的干部职工,我们设计生产的导弹,光击中目标还不够,一定要彻底把目标摧毁!” 0 b5 C2 _' c4 c, g1 ^) T" t
  晚上,孟庆凤又跟试验队员到戈壁深处捡残骸,一直到夜里12时多才回来,饭也没吃,又冷又饿;第二天( \. o# w0 [( g2 T# N# J
  早上试验队7时出发,他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试验现场;下午他又出现在产品装卸现场,一直到晚上6时。整整12个小时,没有好好坐下来吃顿饭,喝口水,一直到处奔波。有队员说:“孟副院长连续几天了,都是晚上12点多睡,早上6点起来……”结果,当天晚上,他就病倒了,住进了基地医院。 : x; w* U% h- Q( g
  第二天早上,很多队员发现孟庆凤没来吃早饭,才得知他病倒住院了,大家自发地纷纷到医院看望他。仅仅一个晚上,他已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往日的“孟氏”风格,不见踪影。有些队员走出病房,悄悄流下了心痛的眼泪。第二天,他便被转院治疗。 & b, I3 }8 \+ A
  孟庆凤就是这样,思维总是在高速运转,行动也在快速配合,一门心思在想工作,所有精力在干工作。他的工作作风归结起来体现的就是两个字——责任!对产品的责任,对职业的责任,对部队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0 L' L6 P. F; I+ W, d; l, p4 V
  巾帼英雄大漠展风采9 Z. a5 o  Q7 V3 |
  荒漠戈壁,金戈铁马,似乎与女性关系不大。然而,外场试验队里却活跃着一群巾帼英雄,她们有的孩子正在上中学,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作为母亲,她们心里有多少思念和牵挂,又有多少担忧和愧疚,也许只有她们心里最清楚。她们在单位是绝对骨干,在试验队也是绝对主力。修改程序,分析数据,加班、熬夜几乎是常态。在这里经常听到她们说:“昨晚又弄到两点多了。”段朝阳作为一个首席专家,不仅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平时也和大家一样加班、熬夜。每次有试验任务,她要在指挥大厅里工作,坐在第一排最靠边的位置,要扭着脖子看大屏幕。经常是试验任务结束了,她的脖子也快错位了。 - M5 L, B& ?6 B0 f
  她们是导弹院科研战线上的女性代表,也是为航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代表。: T9 y3 A8 @1 d" ?3 ~) a8 Y9 W
  传承奉献的文化血脉6 a% J( p1 b* g- C2 O$ f
  执行任务途中,车辆不幸陷进了戈壁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却无法让车出来。此时有人提议:老总的
) d1 _& P4 H5 b( M& @  大衣如果铺在下面,车就可以出来。老总脱掉大衣,铺在车轮下,车被顺利推出。老总边抖大衣上的灰土边略带责怪地问:“为什么不早说?”那人说:“不是心疼您的大衣嘛。”老总回道:“别说是大衣,就是我躺下去能让车出来,我也愿意。”
: v, b& H% q: q  a5 Q& k( S  这令人动容的一幕,不是电影片段,而是已故导弹院原总设计师董秉印留给大漠的真实故事。导弹院试验队踏着前辈足迹前行,经受着大漠荒凉、寒冷、孤寂的考验,接受着戈壁粗犷、刚毅、淳朴的熏染。 / ]) b$ V0 P# |
  试验队员李亚轲是某试验队负责人,33岁的他连续6年在外场自己过生日;自从女儿出生,也从来没有机会给她过生日。他说,但愿今年产品能顺利设计定型,明年,全家人在一起,给女儿过个没有遗憾的生日。
2 l9 u2 H/ A) @, T2 R0 o7 a  试验队员段沛文是试验队的绝对主力,他较强的工作能力深得领导信任,每次外场试验都少不了他。他孩子今年11岁了,但他却没有陪过几天孩子。这11年里,他总共到基地达26次,厮守大漠的日子,远远超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 U$ Y6 w) ?8 j  “我们这个团队,什么典型事迹都有,有妻子正在怀孕快生产的;有亲人正在生病住院需要照顾的;有因为试验任务一推再推结婚日期的;有刚与女友热恋两个月就赴基地的;有催着去相亲都没有时间的;有本来就分居两地而现在见面更难的……”试验队员、主机部副部长刘乐卿如是说。 3 Q1 ]* c2 l; c( N. D
  当问及在基地待了四五个月,大家是否想回家时,刘乐卿坚定地说:“回家?现在想都不能想。”他说,“在这里对产品是大考,对队员的工作作风、意志品质也是个大考。我们团队是经得起大考的!”   y' P6 e% v9 n  ?
  茫茫大漠,重重砂砾,是天边的褶皱,是时间的年轮,是导弹院成长的足迹,是航空事业发展的见证。导弹院的霹雳志士,一如既往地前行在戈壁大漠深处,他们要让不朽的传奇,写进导弹院第四次创业的史册,写进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史册。
; I/ o1 ~' N1 }( v/ l# q& S: K% V8 @& c8 J1 ^$ E: w7 P5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