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回复: 0

浅析日本引进F-35战机 有助于重建进攻性力量(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0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e! g0 M2 }- r% c
$ L1 f3 L6 J4 N# M4 R

% ^) b- ?+ P% t+ Q& `, x7 z导语:近期,日本政府正式确定了选择由美国主导、各国共同研制的最新式隐身战斗机F-35作为下一代新型战斗机。日本计划购入40架,组成两个飞行编队。这标志着日本尽管最终无法获得千呼万唤的F/A-22A战斗机,不过通过获得F-35依然开始步入隐身战斗机用户俱乐部。
2 ~  G  q+ K8 i5 d+ Z + e! a# D9 @5 j6 T- L" K
: U* B3 {) i$ K) R+ l0 M* h
战后日本空自装备了美国F-86型战机。
' [/ x; M6 B, M1 d  f, ^7 C1954年日本正式重建航空兵
. z* z/ p6 o4 g1954 年7月1日,日本正式组建航空自卫队。至1957年,先后组建了第1、2、3、4航空团及其指挥机构航空集团司令部,共有人员2.26万余人,各型飞机786架,其中作战飞机244架。1958年,航空集团改编为航空总队,同时组建北部、中部航空方面队,1959年组建飞行教育集团。1961年成立西部 航空方面队。至此,空自编制体制基本完备。
6 g. N' W: w. G2 _1958年至1976年,空自实施了四次装备发展计划。在第一次计划期间(1958-1960年),空自装备的 主要作战飞机有F-86F和F-86D战斗机。第二次计划(1962-1968年)期间,空自装备了美国“奈基”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和最新的第二代战斗机 F-104,并且组建了七个F-104中队。第三次计划(1967-1971年)期间,F-86D型战斗机全部退役。1971年,空自从美国引进了2架当 时最为先进的重型空优战斗机F-4EJ,用于试验和作为国产化机的样机。
. G1 `. B6 U6 o2 h* j到90年代初空自成为亚洲第一空军7 h- O- ?  c' @5 b- t: ~
第四次计划(1972-1976年)期间,日空军编制、装备在不断扩大和更新。先 后组建3个装备F-4EJ重型空优机的中队,并新组建第4、第5“奈基”防空导弹群。第四次计划完成后,日空军又根据1977-1986年的十年计划和1986-1990年的中期防务力量发展计划,加快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国产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于1978年引进第三代重型空优战斗机F- 15J。至1990年初,空自已经装备了140余架F-15J。* E7 j7 p+ y+ F1 A1 o  p8 V
至1993年,空自的10个歼击机中队中已经有有7个装备了F-15J战斗机。而且在1986年,空自编成装备有8架E-2C预警机的警戒航空队。日本空自因为处于对抗前苏联的前线,依托美国强大的国力和航空工业实力,一直在航空兵装备上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基本同步。空自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建设完毕以第三代重型战斗机和预警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兵装备体系。空自甚至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亚洲第一空军”。不过随着日本经济形势的下滑、战略价值的下降以及世界战略局势的重新洗牌,日本已经失去了美国的优先装备支持,空自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尴尬境地。0 _1 h/ A1 o9 g* u
: t* O6 P9 e' |' q

3 }  F, y) d  t) V" o- a日本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F-15战机。+ B5 I* d6 j! ?$ n  F
空自曾拥有对中国空军绝对优势; z/ O  {5 S( x9 v
在空自完成了三代机和预警机换装的时候,中国大陆航空兵还在为二代机实现中距拦射能力而头疼。一直到1996年中国航空兵的改进型歼八才利用进口的意大利“蝮蛇”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实现了第一次超视距拦射实弹射击。除了原装进口的苏-27SK重型空优机之外,中国航空兵没有装备一型自研第三代战斗机,也没有一架预警指挥飞机。: o, z; A- U( A
" g0 ^3 q! T& \
中国空军出现近20年的快速发展
4 x8 w6 E2 b4 S5 T9 P0 E" j" L- N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总体增长,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空军从90年代后期发展加速,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完成了苏-27SK系列战斗机的仿制和自主生产,以及国产航电和机载武器的改进计划;装备了自研的第一型第三代战斗机歼十;研制成功并装备了第四代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霹雳12;研制成功并装备了空警2000和空警200两型有源相控阵预警指挥机;研制成功并且装备了以运八高新机为代表的高技术辅助类机群;至于去年首飞成功的“歼20”更是吹响了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向隐身时代进军的号角。
: B: J6 P0 g- N& @# Y- X% m6 _空自发展停滞中国空军开始反超
  U3 j% w8 N* p  n) W9 E# |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空军的迅速成长与日本空自的止步不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4年底为止,F-15J/DJ共生产213架,但是在装备使用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机体老化的问题。根据推测,目前日本装备的F-15J/DJ应该在180架左右。日本对于F-15J进行了一共两次现代化改进。第一次是91财年的的多阶段改进计划(MISP),改进内容是换装了新弹射座椅、F100-PW-220发动机、AN/APG-63U雷达和数据总线。这一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中完成,一共有4个中队大概100架左右的F-15J接受了此阶段的改进。
! t% ?& Z9 _- f4 h: E& S- u+ Y第二次改进计划是从1997年开始的中期改进计划(MLU),但是目前来看改进工作进度非常慢,由于无法进行全面改装,目前空自采用新改进飞机与旧飞机混装的形式进行作战。F-15J主要的重大缺陷是发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导弹的能力不足。
# e: T: ?- _$ j0 s9 }空自装备的F-15J中大概只有40架左右升级后飞机可以发射AIM-120或者日本自研AAM-4空空导弹,其余一百多架F-15J只能挂载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进行空战
+ Y! y5 _. n; D& q% n # @  L  h8 ?  y
日本自产的F-2战机由于装备量太少,而导致价格昂贵。+ Y3 p9 i4 I) |
日本国产F-2战机价格贵性能不稳
0 Y( e, V. [; u9 {9 `" X日本在F-16基础上自主设计改进的F-2战斗轰炸机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J/APG-1雷达不但 有效探测距离不到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而且在目标显示上还存在严重的虚影和丢失目标的现象。F-2机翼强度和裂纹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B9 I' k) z8 j! L( z3 V6 I
面对日益壮大、目前装备数量近600架的中国航空兵三代机机群和未来几年内可能装备的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日本航空自卫队无疑是背负有很大压力的。  h( H" O8 h& H" ~9 O. F- b3 ^
因而日本引进美国F/A-22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由于美国高技术国防装备政策限制,最终日本只能拿到F-35多用途隐身战斗机。
/ R6 Y; q! `* z. m, W$ C ( c: j2 G3 M4 m5 z+ X1 {7 S

; F4 {3 n; @3 @; q/ \  x日本本来想购买F-22战机,但由于美国不出售,只能转而购买F-35战机。) z5 g) [3 U% m) j8 `$ A
日本订购的F-35战机应是空军版2 S4 j: y) P/ g* Q5 B% j' @! g. T4 P
此次日本空自采购的应当是F-35的空军型,也就是F-35A。F-35A型是美国空军投资研制的常规起降型F-35,将取代美国现役的F-16多用途战斗机和A-10战术攻击机。该机空重在13吨上下,空优作战半径1111公里,经过十年研制于2006年12月15日首飞。美国空军当时意向装备F-35A的数量高达1763架,不过随着美国经济和国防开支的缩水,F-35A的意向装备数量正在逐年缩水。8 A2 k' X2 L( N' U8 ?4 s,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每年都要与国会和美国国防部苦苦争取拨款。美国空军最新的计划是至2030年装备大约1400架F-35A。F-35A的各项试验目前仅完成了18%。而且金属疲劳试验结果并不乐观,机体零部件强度未能达到8000小时的寿命标准。' G$ }/ r) k9 ]1 J) S5 M- e

" v- {) H' I; A; c) T2 p* mF-35战机金属疲劳试验还未完成
4 g1 Z, ]4 I: M6 a6 m" u
迄今为止已经实施的金属疲劳试验,空军型完成了20%,海军陆战队型完成了6%。F-35A因为平尾震颤比预期的要严重,所以整个试飞中攻角没有超过20°,而且这个问题也使大迎角试飞项目要拖到2012年的秋天才能正式开始,整个大迎角试飞项目在2014年之前 完成都不乐观。尾翼震颤直接导致结构疲劳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按照美国空军的计划,F-35A将于2016年实现初始作战能力,但是这个时间节点现在看来并不乐观。
& X7 k! a# g3 H& y+ S3 s  z) Q/ Y8 p在2016之前,日本空自将先采购4架预先生产型F-35A编制手册和进行基本飞行测试,而正式定型的F-35A需要等到2016年之后几年才可以拿到。F-35系统研制和验证阶段的合作国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出资10%或者20亿美元的JAST计划办公室全权代表国,这个级别只有英国参与,可以享受F-35系列飞机最优先的装备权。
2 `4 x  A4 j4 T% Q9 @ ; R5 \7 X6 u# ?
洛.马公司将授予日本自主生产F-35战机的权利和技术。
2 }9 X- k5 x- r; D/ {3 ?# _% ?; h: V: X
日本获得F-35的时间将较为靠后
8 ^& P5 ]: E/ I% H4 s+ u6 F* J/ _
第二级是出资5%或者10亿美元的参与国,有意大利和荷兰。第三级是中等水平代表身份,只能提出细节定制要求,出资1%左右或者2-4亿美元的国家能够享受这个待遇,这个级别有土耳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后来美国增加了第四级和第五级合作伙伴, 第四级至少要支付7500万美元,约有12个潜在国家可能享受这个待遇。第五级只有以色列,该国支付了200万美元享受获得F-35计划信息的权利。
, n* U& s3 n. x) d1 [( j从上面的分级情况来看,日本最高只能享受第四级待遇,因而采购和装备必须让位于比其级别更高至少八个国家。再加上日本只采购40架左右F-35A,这个采购数目的小客户怕是享受不到什么及时、速度的交付。等到日本拿到F-35A的组装权,估计已经是2020年之后一段时间了,日本自产的F-35AJ要等到更晚才能下线。
; v5 o0 i. b0 ^8 o4 K美给予日本F-35批发价和生产权
& d; d0 R' n0 e4 }( D6 o% [不过需要提到的是其实在美国政府在拒绝向日本出售F-22隐形战机后,美国就一直在向日本兜售同具有隐形功能的F-35战机,并开出了每架6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的优惠价格。而且据悉,生产F-35战机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答应让日本最终组装生产战机,承诺向日本提供F-35的主要组件的生产权,日本企业将能够自行生产F-35的发动机并将其组装。  {! R7 k6 r) C0 y# ~
据日本防卫省的估计,今后数年间,日本至少需要100架以上的新战机。由日本自己来组装这些战机,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替换安装一些日本自己研发的更先进的仪器设备。从根本上说,这不仅将可能提高F-35部分性能,更重要的是保住和延续了日本的航空产业。
8 Q8 i8 _. W  W
8 n' K8 \+ i4 M* V. j0 @
) Y+ U$ @- Q! d! ^; J/ ?双发布局的中国歼20在外形设计明显更侧重空优作战,超机动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明显超越F-35。
1 z% I: d6 T* d" m9 y7 J
1 e& ~6 v1 T: C2 V% U- jF-35A与中国歼20性能比较

) X; _" E& S/ M, Z0 HF-35的设计初衷更多是偏向于对地打击,对超音速巡航能力并没有要求,较大的重量也使得其超音速飞行能力与F-16,苏27等一类的第四代战斗机区别不大。 F-35的气动设计与F-22类似,也具备可控“过失速”机动能力。但F-35过于笨重,常规机动性能仅要求与F-16相当,所以综合亚音速性能比F-22有较大差距。+ V4 d, P/ ~( C* Q9 I& u! C
F-35与F-22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产品。F-35虽然是低配机型,但在隐形外形设计上与F-22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案,所以其隐形性能与F-22应该是一致的。$ W7 A- m- }+ M9 L4 |5 e
而中国歼20侧重空优设计,在隐形能力上稍逊于F-35和F-22,但双发的歼20在设计上不仅具有F-35所不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在超机动能力上还有明显的超出。中国歼20在超机动设计上采用鸭翼+边条设计,对涡升力的利用为目前世界四代机之最。但歼20的机身较长,发动机性能也有差距,所以机动性能估计也仅与F-22相当,不过这也要明显优于F-35。
; @! Q3 E) i3 n+ b$ r2 C至于机载电子设备性能方面的比较由于无法从外形上判读,所以这里难以给出。目前就飞机本身的外形设计上看,歼20空优能力是会超过F-35A的,不过如若考虑机载电子设备,则双方的空优能力难做出高下之分。  A8 m. K& o6 L3 q# S
% g: E0 p1 o+ o3 q& V# J
中日或将同时开始装备四代机

; ?$ A2 O2 e) p( e, SF-35开始正式大批量生产的时间是2014年,因为美军迫切需要换装机体老化的三代机,加上英国、加拿大等9个项目合作国的份额,笔者认为日韩获得F-35 最早也要等到2018年,而且每年获得的数量不会太大,2020年装备一个中队24架已属乐观估计。中国歼-20战机的主要问题是涡扇15的研制进度将决定中国装备第五代战斗机的进度,乐观估计也要在2020-2025年间可以投入服役。
( [  A' b5 H% }很可能出的情况是,中国将与日本几乎同期装备第四代战斗机。当然最差的可能性是,如果涡扇15研制遭遇困难,也不排除会先使用国产涡扇10太行发动机的改进型、或俄罗斯AL-31F的推力加强版发动机。但这样会导致飞机机动性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显然也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4 F( I9 B! P- A0 I6 m) u5 i$ p中国三代机数量2025年将大超空自! K5 c8 O' G8 {) B& }6 N" s' R5 Q
日本的F- 15J于1978年就开始引进,现在机群平均寿命已经大于二十年。因此F-15J的机体结构老化问题非常严重,平尾、垂尾都出现过零件脱落的现象,甚至因为电路老化发生过副油箱脱落的事故。到2025年左右,估计F-15J机群能够保留接近百架机体寿命还勉强说得过去的飞机,F-4系列也基本退役完毕。空自三代机机群数量会大大缩水,可能只能保持在200架左右的四代机数量。. p/ o4 S7 e5 g+ A7 c' p- \5 e" Q
而中国空军的歼10A、歼10B和歼11B系列飞机则会以每年至少一个团的速度装备,到了2025年左右,即便是考虑到1992年进口的苏-27SK等老机型退役,中国空军的三代机数量也会达到四位数。就连中国海军航空兵也于近年装备了第一个歼10团和歼11团,而且正在持续采购歼10、歼11B和飞豹A。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的战机,到了2025年日本空自的三代机规模怕是连中国海军航空兵都比不上。
$ k8 N% O) }- h) y6 P+ F7 G
) F) @, C9 _8 T# t3 E! [日本正在建造中的22DDH航母(后者)和现役日向级航母(前者)的对比模拟图。日本引进F-35之后将很可能增强进行性力量。2 f# n  M" {& ]
空自装备F-35后进攻力量将增强
9 y6 J7 K' q7 I日本装备F-35A之后,主要利用其隐身性能执行国土防空和对地对海攻击作战。其实依照笔者看来,日本空自装备F-35A并不具有较大威胁。但是一定要警惕日本海自的直通甲板两栖舰艇装备F-35B。一方面要防止日本通过装备F-35B实现实质拥有轻型航母的政策性突破。要知道装备有F-35B的两栖舰艇虽然性能不及拥有弹射器或者滑跃甲板的轻型航母,但是依旧会对远洋作战态势造成很大影响。
- q5 p6 {  V+ x& K还有中国舰载航空近期装备还会停留在三代机阶段,如果日本海自装备了第四代F-35B飞机,不管是在对空作战还是对海攻击任务中,中国的歼-15舰载机都面临压倒性劣势。
( F! |) s- R  s6 J! h7 w9 w另一方面由于F-35A的隐身性能毕竟对于传统预警雷达网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中国空军已有的预警机能够对隐身目标具有一定的探测能力,同时自身的歼20战机也对隐身战机具有有效的攻击能力,但确实需要为应对F-35A研究更具有适应性的战术、编队队形和作战策略。6 G" z4 v' |# Z5 f
5 a0 @- D& s0 N3 q5 z, T, \
综合来看,日本通过引进生产F-35对于其自身来说不仅保住和延续了军用航空产业,同时也能抵消中国歼20未来形成的代差影响。不过对于日本来说,它们只有制造更多F-35战机才能平衡中国未来将形成的四代机和三代机数量优势。今年一年中国歼20试飞多达60余次,各方面工作进行得紧锣密鼓,这对于日本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 _* }3 G! U7 c, Z! M/ O不过需要的注意的是,随着以对地对海攻击为主要任务的F-35战机进入日本空自服役,也意味着未来日本空自将更加倾向于进攻。这种进攻性力量也将在事实上进一步突破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这是值得警惕的。4 O8 ~. ~0 Q' Q7 e7 ~

& S# x! B0 m4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