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 c' f( ]; u4 q
罗彩霞在本报报道对象回家活动上发言。 陈剑摄
& [2 j* N0 C4 J9 }接了一个电话,罗彩霞急匆匆地离开活动现场:“制片人说稿子还要改,我得干活了!”6 Z) v3 N) q' A+ f) M6 `
4月26日,在中国青年报社三楼的一间办公室,罗彩霞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开始工作。六楼会议室里,“金牌读者授牌暨邀请报道对象回家”活动正在进行。
3 `3 `: V: |5 C) b$ n如果不出意外,罗彩霞可能会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或是一名导游。但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打断了她刚刚开始的求职计划,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2 q+ ~& }5 X, T0 M. ]! w8 [
2009年3月,即将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的罗彩霞正在四处找工作,却意外得知,2004年高考后,高中同班同学王佳俊冒用她的名字及高考成绩等,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并于2008年毕业,而她自己则面临因身份证盗用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
0 |( a$ E7 p7 X* s找回身份成为头等大事。几经交涉未果,罗彩霞开始在网上寻求帮助。- w- |: J% f& C
当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为题率先报道了此事,罗彩霞手举王佳俊头像的照片出现在众多门户网站上。有媒体称:“一个弊端丛生的高考谜案至此揭开神秘面纱,全国掀起了有关罗彩霞事件的舆论风波。”罗彩霞这个名字,甚至成为“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代名词。0 _; r& ?2 w9 L4 _( R5 u- |& P
15个月后,“罗彩霞案”以和解结束。庭审后罗彩霞对媒体说,选择和解是因为“希望这件事尽快结束,自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C# f: U8 f7 E8 |0 q1 I; o" U3 y5 c
直到今天,她依然不喜欢别人问起“王佳俊怎么样了”。“我还是那句话,官司结束,互不相涉。我不恨她。”
) q8 Q2 E% c3 d, I$ a1 ^) }导游证和教师资格证终究没派上用场。记者,成了这个闻名全国的新闻当事人的新身份。7 W3 r5 I* h: J3 r' d6 ^4 d
2010年9月,官司结束后不久,罗彩霞成为成都电视台《真相30分》栏目的一名记者。这档类似《焦点访谈》的节目曾报道过“罗彩霞事件”。$ s q6 |! N: Q Z6 r
大三时,在一位学长的引荐下,罗彩霞认识了一名记者。“第一次见记者,觉得很神圣。”她回忆说。后来,作为新闻当事人,她结识了众多记者,联系采访的记者更多。用她同学的话说:“彩霞说到第五个字,必有一个来电。”+ t# E4 I5 ]$ a' Y) s6 S
新闻的5W是什么,她不知道,但她知道,新闻帮助了她,也改变了她。她甚至写过一篇博文《我的媒体曝光之路》,总结了自己关于媒体的一些经验:准确叙述事件,尽可能多地提供证据;找有权威、责任感强、影响力大的媒体……: x* \. O. s, P' d* `
2010年11月17日,罗彩霞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出差,采访南京某高校学生造假事件。像很多新手一样,电话联系造假学生时,她紧张得手都在颤抖。去学校的路上,她想得最多的是“被轰出来怎么办”。在记述这次采访经历的博文中,她给自己的评价是:“我离记者的路还很远,离好记者的路更远更远,但我会慢慢走下去……”: g6 M( c$ F' h5 g
记者罗彩霞面临的真正考验,是采访“四川版罗彩霞”:四川农业大学学生雷梦莲发现,自己被西华师范大学的“雷梦莲”冒名顶替了。! m' ?$ l2 B e8 A, {
2011年1月,罗彩霞着手调查此事。进展似乎并不顺利,西华师大拒绝提供假雷梦莲的任何资料,称“我们的学生也是受害者,这事不可能像你的事那样解决”。: ~# R# w% e3 O! y
采访完成,领导告诉她节目要提前播出,制作周期只有两天。她兴冲冲跑回去写稿,可刚从四楼走到一楼,就接到领导电话:“毙了!” 上一篇:公安部:一本驾照最多为三辆车销分
5 S2 P/ H! r/ Y O5 `: F5 V下一篇:陕西龙华煤焦电改制真相调查 高层被曝侵数十亿国资1 j: A; q) o; a& _0 P- a% s' z
那时,罗彩霞还不能体会领导的苦衷,委屈得当场痛哭。她对雷梦莲的处境感同身受:“正规程序走不通,媒体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再行不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0 g- U( [! b' C& O实际上,她自己在《我的媒体曝光之路》里总结过:“媒体亦有潜规则与地方保护倾向,若本省媒体不予回应,可找邻省媒体,或找发达城市的媒体,他们的报道更为开放自由大胆。”
) q) C- y# i! z2 H; b1 H( b她把这个线索给了《中国青年报》。很快,本报发表了记者白皓采写的《谁冒名顶替我上了大学》。* H2 O9 e0 ?+ B" ]' k. {! B
2012年2月,罗彩霞离开成都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一档经济栏目的记者。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77人遇难。她和同事到京港澳高速路现场采访,赶出了一期节目。
, M' I9 n8 c$ \ g4 @' J“以前自己是报道对象,现在从记者的角度思考才知道做好新闻有多难。”罗彩霞说。, V9 b" I e. P5 z, v
如今,罗彩霞的生活常态是加班熬夜剪片子,然后挤地铁回到远郊的“蜗居”。她笑称自己像个“新闻民工”。但她又说,面对弱势群体,自己经常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采访民生新闻,为他们做一些事,会让自己有成就感。2 P& E; k: r4 o. A- H( T
做片子时,记者罗彩霞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剪掉出镜画面。远在湖南邵东的父母是她最忠实的观众,哪怕节目里只有女儿一句话,也会被敏锐地听到。% n" \. N& M1 X; K& f# | o3 s
罗彩霞很在意自己的媒体形象。不止一次,她用湖南普通话问本报记者:“你为什么要把我拍得那么丑咧?” 上一篇:公安部:一本驾照最多为三辆车销分6 {- o7 }$ ~4 B6 `$ A" F( `
下一篇:陕西龙华煤焦电改制真相调查 高层被曝侵数十亿国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