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8 j# N" G7 |" s
- w) w8 n0 h( C1 H
7 { b' h, E! P- Y
2011年8月14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人们在陈列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的展区参观。王新 摄
Y6 }6 i& x& D. j: L
; h( Y6 ]3 q# e1 v河村隆之
! r" y) V$ T$ |. E/ A. l针对27日晚间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一再表示不收回“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的言论,28日,南京学界再度进行驳斥。而每年3月在南京举办的系列中日友好活动今年是否如期举行,目前仍不明朗。南京赴名古屋旅行团也出现退团现象。! q8 d/ p0 f' Y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河村隆之27日在记者会上就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言出示了一份解释性文件,称“被象征性地说成30万人的那种有组织的大屠杀应该没有发生过”。同时,他表示不会收回发言,称“我认为没有屠杀过多达30万人的非武装平民”。1 V, |. t0 S x
此前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该决定得到中国外交部支持。5 f# a; ^8 G$ T% e2 F. g, [* l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27日表示:纪念馆已经发出两次抗议,接下来还将撰文“六问”河村市长。“纠缠数字的目的,就是企图否定大屠杀”,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张宪文27日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每次质疑南京大屠杀史实,都是日本右翼主动挑起的,所以我们仍要加强史学研究工作,摆事实,讲证据,让日本民众看清历史事实。”6 c- D" I% B- v
每年3月南京都会举办系列中日友好活动。今年的系列活动是否如期举办,南京市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今尚未收到准确消息。记者联系了连续六年组织日本友好团体来宁种植樱花树的主办方。主办方表示,今年的活动是否照旧尚无定论,仍在商议中。而十年来坚持赴华演唱的日本紫金草合唱团,每年3月都会前往南京理工大学进行演唱,以歌声祈和平,校方也称,目前暂未接到紫金草合唱团来校通知。+ @2 x# m: U2 m- u- C. ~2 s
南京赴名古屋旅行团出现了退团现象。据东方航空江苏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南京目前没有航空公司执飞南京—名古屋航线,东航目前只有南京—东京、南京—大阪航线,前往名古屋只能依托这两条航线转机。“3月上旬,有的旅游团体退团了,退团比例在5%左右。平时这两条航线不是特别火爆,平均上座率在50%~60%,3月上旬,上座率比以往稍有下降”。1 q+ m9 d8 U- Y0 b+ D8 @8 n7 B9 f
6 ^, ^% K& ?% j! i J6 y
日本媒体称江苏禁止公务员去名古屋访问
+ h9 W/ v& c; x+ Y+ j+ c; M+ d8 ` 日本多家媒体28日报道称,因为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言论,中国江苏省近日发出内部文件,要求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员工“至少3个月内不要去爱知县名古屋访问”。《每日新闻》称,江苏省和爱知县是友好省县,两地三四月的多项交流活动也被传中止。日本《东京新闻》28日发表社论,要求河村隆之收回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
p( W9 M' v5 ^( c7 S; s 据日本《中日新闻》28日报道,江苏省发布的文件规定,禁止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省内主要城市的政府职员、国有企业员工近期前往爱知县,“期限最少3个月”。报道称,江苏省还通知爱知县,取消了原定4月17日访问爱知县的江苏省考察团,文章引述组织该考察团的江苏政府机构人员的话称,“原本确定参加的约10名国企高管近日申请退出考察团”。报道还称,江苏省有大量日本企业,因为担心当地反日情绪高涨,部分日企已要求员工“非必要时不要外出”。
' Q! b* S% U/ p( D/ U 另据《朝日新闻》报道,爱知县日中友好协会接到了来自南京的通知,取消原定4月的书法交流活动。该协会称,南京原本计划组织30人的访日团,到爱知县和当地人交流书法,切磋技艺。本月26日,南京市给该协会发来邮件称,“虽然很遗憾,但是因为河村市长的发言,我们决定终止交流”。报道还称,爱知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已经向河村提交抗议书,要求其撤回有关大屠杀的发言。此外,原定3月2日在南京举行的日中柔道交流也因河村发言被取消。日本时事通讯社评论称,继南京宣布中止和名古屋的官方交往后,事件进展表明,河村发言的余波“已经扩大到县级水平”。8 @6 C4 X1 q7 k F- l- V* n) A
日本外务省一位官员2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很担心原定3月9日在南京举办的“日本周”活动也受到影响。他说,日本地方官员缺乏应有的外交素质,而外务省又不能派人到地方政府进行指导。该官员认为,河村的发言不过是为了引起日本社会对他个人的关注。因为最近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提出改革的“维新政策”,风头很盛,让河村感到焦虑。他认为,河村的发言在日本还有一定的市场,是因为还有部分日本人没有认识到日中友好对日本是有益的。他认为河村这样做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 o3 h) }) {) d1 {3 }
8 ]; ^$ K( ?, Q1 U' S# ~4 m#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