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4 f v8 ~ D% V3 B* F: K. S8 f. d& L% V4 @ S( { S9 F
4 F1 l" |. i8 f. d; x* ?! G6 D0 x
前苏联“717工程”水下运输核潜艇的电脑模拟图- A) G# q, H' W ]! r
在某个漆黑的夜晚,美国东海岸海面上浮起一艘庞大的潜艇,并向海岸接近。潜艇两侧敞开黑洞洞的大口,坦克、装甲车以及大量士兵蜂拥而出。负责国内防务的美国国民警卫队根本无法阻挡这些装备有装甲车辆掩护的精锐部队。几小时内,美军在东海岸的有组织抵抗便宣告崩溃,这支装甲奇兵直取华盛顿,摧毁五角大楼、白宫和国会山。# Z% `7 h f# T9 B+ y
上述情节出现在前苏联总参谋部策划的跨大西洋闪击计划中。为了实施该计划,前苏联不仅全力研制超大型运输潜艇,还秘密训练可忍受水下长期潜航的特种部队。5 |, ^: R: ]- m" w4 U; i) n+ M1 w
花钱太多令下马6 z A- i0 ^( U" H/ \4 i
说起潜艇运兵,苏联海军早在二战的腥风血雨中体验过。1941年秋,德军冲破苏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北部设置的防线,约11万苏联军民被困在孤城塞瓦斯托波尔。由于德军掌握制空权,苏联黑海舰队不得不动用潜艇充当“水下班车”,把武器粮弹运进塞瓦斯托波尔。( T- r$ U0 P5 X/ Z7 ?
根据塞城保卫战的经验,斯大林指示有关部门研制专门的运输潜艇。1942年底,一份名为“607工程”的运输潜艇方案摆到斯大林的办公桌上,它可装载250~300吨货物,还可在4个压水舱里装载110吨汽油。不过,随着苏德战局发生转变,苏军不再需要这类水下运输工具。
- h7 W1 L: U+ ?5 C t3 q 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发起“大海军”建设热潮,运输潜艇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1948年,第18中央设计局提出“621工程”,这个庞然大物的 “肚子”里有2块停放车辆的甲板,可运载一个步兵营(745人),外加10辆中型坦克、12辆卡车或3架歼击机。抵达目的地后,步兵和车辆通过跳板卸载,而歼击机则通过弹射器升空。这项设计获得克里姆林宫的青睐,进入工程论证阶段。+ s' @: Q7 r$ P- h5 e Q: o
1953年,斯大林去世,新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嫌“621工程”花钱太多,强令下马。1 d( d! T( x1 ^$ x
“664工程”夭折
+ x6 Y- Y- Q: G' c4 W 苏联海军对运输潜艇的关注并未因“621工程”的失败而结束。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海军在同美国海军的对抗中处于全面下风,苏军水面舰队根本无法逼近美国沿岸。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提出研制更具颠覆性的“大型核动力运输登陆潜艇”,在需要时隐蔽接近美国海岸,突袭重要城市。
8 a2 J9 X) Z* ^, O2 P" u1 i. ^ 随后,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再度让第18中央设计局出马,研制项目代号为“648工程”。据当年参与过相关工作的什马科夫博士回忆,为了满足上级对潜艇运兵的最低标准,设计组不得不尽可能简化生活配套设施(厕所从16处缩减到4处,每张吊床睡2人)。什马科夫说:“设计方案完成后,我们都自嘲——谁肯坐这种潜艇去打仗,谁就是把自己当牲口。”1960年10月,“648工程”拿出了全部图纸,但由于制造难度太大,苏联所有造船厂都拒绝建造,最终北方机械厂被强令承接该任务。当时北方机械厂只有2个船台可建造大吨位潜艇。1961年赫鲁晓夫视察该厂时,厂长沙波伊洛夫问赫鲁晓夫:“海军究竟是想要战略导弹核潜艇,还是想要水下登陆舰,我们只能完成一样,否则一事无成。”赫鲁晓夫最终看上了战略导弹核潜艇,于是“648工程”宣布下马。. {. n$ T' Q4 i' g9 }
但苏联谋求水下运输潜艇的努力并未停止,第18中央设计局又在1965年提出更大胆的“664工程”。当设计蓝图再次送到北方机械厂时,厂领导又犯愁地摇头,因为他们根本造不出这种潜艇。6 z- D- M2 W8 D9 ]9 b7 S
虽然建造水下运输潜艇的努力受挫,但苏联组建奇袭部队方面的准备却从未停止。1961年,苏军决定成立跨洋突击的特种部队,挑选出550名官兵,成立第27特种营,专门送到波罗的海港口利耶帕亚进行潜艇破袭训练。挑选过程中有许多奇特标准,如士兵身高不得超过170厘米,适合在潜艇内钻来钻去,因此该部队被戏称为“老鼠营”。
4 t! M# r9 W9 {1 s4 a “水下怪兽”难产9 b P$ S0 g' {6 K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军事思想发生改变,水下运输潜艇计划又获新生。1967年,苏联启动新一代大型运输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项目代号“717 工程”。这种核潜艇长190米,宽23米,标准排水量17600吨,水下航速17~18节。艇艏上部装备6个鱼雷发射管,在指挥塔前后还安装有2门升降式 30毫米口径的6管机关炮。“717工程”能运载10辆水陆两栖坦克和10辆轮式装甲车,搭载士兵最多可达800名。
T6 i* o/ b" k H9 f5 F0 y* F 据解密的档案显示,“717工程”的设计于1971年完成,次年3月得到认可,并被批准在北方机械厂建造5艘。眼看着几十年的辛苦就要结出硕果,但当时的国际环境还是容不得这些“水下怪兽”诞生。上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出可携带12个核弹头的三叉戟潜射导弹,每艘携带这种导弹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能让288座苏联城市变为废墟。苏联的回应就是建造“台风”级导弹核潜艇。当时只有北方机械厂能建造这种大型核潜艇,结果“717工程”只得让位于核军备竞赛。, P3 M3 ?8 z6 J1 W* |5 m
, _* X: x& N* R-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