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 l5 E3 U: a% u9 @+ m% _% |+ r& v9 X' C- O5 n+ M1 i
前晚到昨凌晨,台军战备重地金门有10多名恶煞,三次直捣有“虎军部队”之称的台军金东守备队,第三次有八煞只凭棍棒和拳头就制伏哨兵,还冲入营内打伤10名官兵,守备队上校队长被打得头破血流,一度命危。
2 [8 v9 U( S1 V4 N: Z( ~9 b0 f
, B) w3 N0 g3 T* X 资料图:台湾媒体模拟现场图。
4 J: ^8 U; p1 a# t 台湾媒体报道,台爆发60多年来最严重的群众攻陷军营事件!前晚到昨凌晨,台军战备重地金门有10多名恶煞,三次直捣有“虎军部队”之称的台军金东守备队,第三次有八煞只凭棍棒和拳头就制伏哨兵,还冲入营内打伤10名官兵,守备队上校队长被打得头破血流,一度命危。此离谱事件引发全台湾哗然,民众陈建凯直呼:太夸张了!这还算台军吗?
$ S* {5 ~. c2 w 报道指出,金门于1992年起解除战地任务,但仍是战备重地。发生事情的金东守备队属台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位于金沙镇一处山坵,编制约1300人,其所属负责管理车辆的二级保修厂营区,距总队部300米,只有30名官兵驻守,营区门口采单哨,没有监视系统,哨兵只配备短警棍,没有枪械。
6 `1 ~. N# o! Q( W( b, @/ Q 警方调查,台军士兵张钰瑄(22岁)在保修厂服役,前天因车辆调度问题,遭中士高立书责骂,于是打电话向二哥张翊恒诉苦,称在部队里被欺侮;当晚8时许,张翊恒在8名友人陪同下,乘三辆车到营区门口呛声,台军上尉厂长王克寒出面排解时,有人用木棍和拳头打王克寒两、三下泄愤即离去,王克寒伤势不重。
, U% J. ?: P+ k$ h4 {( K 未料到,昨凌晨零时15分,张翊恒和一群朋友在金沙镇一家酒店喝酒后,又率3名友人抵达营门口,攻击哨兵后闯入营区,4人没带凶器,很快被营内10多名官兵制伏,交给宪警处理。- Q( l- a( E) `, I
过了20分钟,原与张翊恒在一起喝酒的洪睿颖,也带7人搭两辆车赶到,先将哨兵压制,随即冲入营区拿着木棍和伸缩铁棒见人就打,嘴里还嚷着:“干你娘!乎死!”报道称,这时守备队长上校锺吉倚(44岁)赶到现场,大声喝止,洪等持木棍痛打锺头部,直到锺倒地,守备队参谋主任胡寿宏(38岁)也被打得手骨折,另8名官兵也被这群恶煞打趴在地,洪等才逃离。% A' u( n* I/ L* l/ Y
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昨要求台军各军种加强卫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台陆军司令李翔宙昨早率领多位将官直飞金门坐镇善后;台陆军司令部昨晚表示,将检讨失职人员及营区安全防护作为,并强化营区门禁管制等措施,及加强卫哨兵训练、执勤应变能力,确保营区安全。6 b( T5 b: T+ p" E
台媒称,本案中涉唆使兄长率众到营区打伤官兵的士兵张钰瑄,家住金门县金沙镇,是志愿役士兵,台军方昨将他关禁闭后移送军法,被台军事检察官收押侦办。其二哥张翊恒(26岁)及带头的友人洪睿颖(24岁)等9人,都是金沙镇人,分别被依触犯“台军要塞堡垒法规”侵入营区规定,以及妨碍公务、伤害、杀人未遂等罪嫌移送法办,将面临10年以下徒刑。(中国台湾网 刘海伟)! g# u# @( N1 j! Z) w" D1 y8 l
延伸阅读:被殴台军部队前身曾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
8 w6 i/ a: v E8 A$ u 1960年,“虎军部队”成为第一个仿效美军编制训练的“重装步兵师”,并参加当年的“双十阅兵”。这是金东守备队的前身。: ], K* p# q5 B4 _8 W5 v, Z2 q# e
环球网12月22日消息,20日夜被歹徒持棍棒攻击导致主官重伤的台军金东守备队,前身是台湾陆军319师,战功彪炳,曾是金门战役的要角,曾经获台当局颁发“荣誉虎旗”,有“虎军部队”的称号。台媒称,如今“虎落平阳被犬欺”,居民也感叹:“实在太讽刺了!”0 }* L# |3 \( O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虎军部队”的前身在大陆时期是陆军18军118师。内战期间,18军还被称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但118师所属的12兵团,在1948年底的徐蚌会战全军覆没。2 f, w5 l: l! k. D+ [
赴台之后,118师改番号为19师,是台陆军第一个在“前瞻”计划下接受美军装备与训练编成的“重装步兵师”,这支部队还参加过“双十”阅兵。
2 M4 T; W4 ?( v9 X2 h; K% c 1976年,部队改称319师。1990年代推动“精实案”裁军,当时担任金门东部防卫的319师,缩编为119旅。近年台“国防部”又推动“精进案”持续裁减外岛部队,119旅改称“金东守备队”,主官由少将降为上校。
7 Q$ s7 h/ @1 | o. [ 在过去两岸对峙年代,金门曾经同时驻守5个师,总兵力近10万人。如今金防部除了直属部队外,只有金东、金西、烈屿三个略等于旅的“守备队”,总兵力不足一万。# `6 v* Z8 a4 l
金门驻军全盛时期,一到放假日,几个小城镇街上到处可见军人,他们看电影、打撞球、逛冰果室、小吃店、采买民生日用品,做生意的老百姓可以说是靠军人赚钱为生。老一辈的金门人记忆中,甚至有的把四合院供作部队临时驻扎地点,当时“军民一家”是最贴切的口号。
0 h" J7 S5 ^3 t. P5 H2 ^8 x! M 1970年代在营区附近经营浴室、冰果室的陈姓民众说,当时少见军民冲突,像20日老百姓公然向军方挑衅的事更绝无仅有。几个平民就攻陷营区,要是真的敌人突袭,这些兵还能打吗?“太过分了,也太讽刺了!”
2 G1 Q2 ~8 [5 C8 M9 | “以前金门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严重的军民冲突,这是第一次。”一名金门警察有感而发,为了点小事,军民形象两败俱伤。
% m& i# U4 _5 |3 Y0 Q! c9 b" E' w1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