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回复: 0

蒙牛毒奶或来自现代牧业牧场 自检含毒隐而未告(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2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V* H" V: p* ]4 E1 h. b( k. Q

9 x8 G3 S; K; v+ i6 H & ]; T3 t  o% h& G  d9 Y
* W0 a8 Q. c8 f/ q" Q3 A/ I/ F" A: e
 “毒”奶源从何而来
- D' P3 z, s- K0 J! Q/ o9 v7 |
  李健乔 陶斯然' o: g+ ?+ F5 z7 d; v; y
  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向记者解释,“通常奶牛的饲料中都含有玉米、稻谷、豆粕,而上述粮食如果放置时间太久,就容易发霉,最后产生黄曲霉毒素。”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食用后,一部分会蓄积在动物体内,另一部分则会转化到乳汁和尿液中,转化率一般为3.45%-11.39%。! Z! f% g2 k, }& s. E, p$ S; l
  用通俗的话来说,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一批“有毒的奶源”被作为生产原料,混入了牛奶加工厂当中。" }/ N  ~" f( t) D' r+ `
  那么,这批“毒”奶源,到底从何而来?) a5 ^9 |# z: v5 a, d, P
  “我们从牧场和当地奶农处都收购奶源,目前已经无法得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蒙牛的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已经无法追寻到这批奶源的出处。”
, M" q: t0 {% {' H1 M  蒙牛毒奶溯源+ Z3 q/ j6 y$ p/ O3 l
  不过,有业内人士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就认为,这批奶源很有可能来自于其临近的现代牧业的牧场。
: R  |/ t0 m& R. o9 u+ R  作为蒙牛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的现代牧业,与蒙牛的关系几乎是“亲密无间”。资料显示,此次事发的蒙牛乳业(微博)(眉山)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落成投产,而在该年,距离该公司不远的现代牧业洪雅牧场也亦建成投产,并且成为了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的重要原奶供应商。/ S) ~- {9 L% }5 z6 h" v( f
  “现代牧场近期受到了很多质疑。”宋亮告诉记者。此前,现代牧业的在全国多处的牧场因为环境污染,而屡屡被新闻媒体曝光。3 Z6 e! W9 t$ L; e. B6 Z
  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蒙牛方面的肯定,上述蒙牛的权威人士表示,“(奶源来自现代牧场)这有可能,但由于收奶的时候还有其他奶农的奶,目前已经无法得知了。” 蒙牛人士表示,奶源有来自自有奶源、社会牧场、奶农,比较复杂。之前蒙牛方面称,蒙牛现在70%以上是来自自有奶源。
% P2 d' ^+ v# g; W* g. Z/ m
0 Y5 ^/ h! ]- `4 L  蒙牛眉山厂亏损
' H2 l( a$ Q' ?0 t
  蒙牛以发展散养户的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蒙牛开始重注自己的奶源建设。
  G) U6 A, V% k7 H7 d- w5 ^  位于眉山市经济开发区科公园三路的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可谓牛根生的转型之作。该项目于2008年4月12日全面起动,总投资预计为3亿元人民币,日处理鲜奶620吨。5 c8 S. O, e  m. i+ M5 t
  但是,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目前仍然处于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奶源不足。据眉山市奶业发展办公室介绍,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原奶的日加工能力如果完全释放,可达800吨。但是,目前每天的原奶收购量仅有100多吨。$ A. A, O. t" C3 J) w
  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的奶源主要是现代牧业洪雅牧场,占地1000余亩,可容纳1万头奶牛,但是因为草场产出的饲料有限,目前奶牛的数量只有7000多头。/ @+ `2 o( B0 L& w  `# n
  如果是靠奶牛场自然繁殖,奶牛的年增长率一般不超过15%,如果是从国外引进奶牛,形成产奶能力也需要2-3年时间,而且初期每头奶牛就需要投资17000多元。1 }6 A9 O5 w5 z" k
  也就是说,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还要花费巨资,来建设与加工能力匹配的奶源基地。7 `2 j- b% H* U% M( |
  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还受竞争对手影响。该市辖区内共批准了37个收奶站,绝大多数属于新希望蒙牛乳业和鞠乐乳业,现在奶站基本已经饱和,没有给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新批奶站。. X  K7 R4 m/ o% }) i
  奶源严重不足,加工能力闲置。据当地乳业主管部门透露,受此影响,蒙牛乳业投产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9 A1 k9 N- E( e! _3 y10月自检含毒隐而未告 质检总局勒令处理/ m! A/ P9 X, R4 R- Y
  在明治的“辐射门”、飞鹤的“病牛门”刚刚落幕之时,蒙牛的黄曲霉素事件又粉墨登场,令众消费者对乳业的安全问题再度心生疑窦。. T) X7 A9 v! t# U# x3 Y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对全国液体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蒙牛眉山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 1超标140%,在官网“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之后,蒙牛副总裁卢建军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该批次产品在10月18日、19日便被入厂抽检,同时也在自检过程中发现超标,因此并未出厂。
7 C- N4 b  H' E0 }  “作为企业而言,公开告知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但对于为何10月时并未向消费者公布,而是选择质检方面通报后才昭告,卢建军表示二者“并无绝对的逻辑关系”。
7 i7 Z9 g% O0 B9 D& S  宁高宁:蒙牛确实有责任
. e$ C1 V6 _% X/ c* x* q1 Q* ~  由于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1类致癌物,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本次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查结果无疑令市场惊异。其中福建长富生产的长富纯奶黄曲霉素M1实测值为0.9μg/kg,较0.5的国家标准超标80%,而蒙牛眉山的一批次产品更高达1.2μg/kg。蒙牛在官网说明中称,质检部门本次共抽检了蒙牛全国各生产基地的25批次的产品,其中眉山厂出现超标,已立即进行了封存和销毁。5 s/ [( h% j, m% i: }& h' q: c
  卢建军向南都记者透露,超标的产品为10月18日生产的250m l包装纯奶,福州质检入厂抽检时,该样品还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尚未出厂,抽检的同时也做了自检,已经发现超标并就地销毁。“蒙牛每个工厂都有自己常设的质检管理部门,每个企业管控的目标都是出厂合格率,中间可能出现残次品的情况。”其表示,抽检是国家监管行为,何时抽检企业也不清楚,与自检不存在先后顺序,即使质检不抽查,按照内部控制流程,在出厂的关键检查中也会发现。“因为本次质检总局是针对全国的抽检,发布时间较晚,我们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交代产品是否流入市场,是否能够安全饮用,因此才发布公告。”
( h$ I# o9 ~9 x, T8 }/ i2 p  国家质检总局方面昨日对媒体表示,已经勒令蒙牛等相关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理,但对于质检部门是否会对蒙牛所有乳制品进行全部检查,并未做出回应。而作为蒙牛单一最大股东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则称,虽然量很小,也没有造成伤害,但小事情也会蔓延,触动公众神经“蒙牛确实有责任,需要反思,中粮会小心处理此事。”
' Z+ g; d9 n! B+ x  受蒙牛事件牵连,昨日在上证指数小跌0 .67%的背景下,伊利跌幅高达5 .36%。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郦彬表示,面对蒙牛处于圣诞休市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恐慌只能发泄到展开交易的市场上。不过这种下跌未必会持续,可预期一旦蒙牛港股交易开启,则难逃下跌命运。3 a, T/ l4 `0 H% _$ l( B& k/ b

( Y& i1 S. U- k8 Q" e  黄曲霉毒素源头在饲料
7 w6 i; T0 t' F7 ?. k% H; y
  为何会在液态奶中发现致癌物质?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营养师顾中一表示,为保证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不超过0 .5μg/kg,FD A规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30μg/kg。国内尽管国标《饲料卫生标准》中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也有着严格要求,但实际上超标现象相当严重,此次蒙牛超标很可能就是受发霉饲料影响。这一说法也得到蒙牛内部的承认,但其表示尚未查出问题饲料批次,也并未公布受污染奶源的来源。
% K, |/ F0 D6 P( P  记者了解到,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不仅要在饲料中检测,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有企业透露,今年3月的乳业大考中增加了很多检测项目,过去只需委托质检部门每年抽查两次,现在则要自己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检测。在原有的10个常规检测项目基础上,又新增10多个检测项目,包括对铅、汞、砷、硒、铬等5种重金属以及沙门氏菌、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毒素M 1等5种有害微生物等。乳业专家王丁棉则称,对黄曲霉素的检测是最近一二年才开始重视,该检测相对三聚氰胺检测较容易,“从这次的情况看,至少在饲料环节并未检出,还是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做好自检工作。”9 ~, x. D0 H& E4 \, P  @

/ _% X. y; m7 Y9 Z  C( O  乳制品业增速慢

7 t) f1 I2 R7 V+ d  最新发布的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三季度行业景气指数微升0.3点,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回升。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17 .3%,环比增长16 .3%,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环比增长8.6%。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乳制品工业总产值增速在食品制造业的7个行业中尚处于最末位。在盘桓不去的三聚氰胺阴影、圣元“激素门”、飞鹤“病牛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下,本土品牌的消费信心迟迟未得恢复,似乎赶上整体行业增速都成为乳制品领域艰难的任务。
* T0 v! }# K$ _9 I  “三聚氰胺这一分水岭抑制或中止了国内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例如在高端婴幼儿配方粉领域,之前本土品牌的增速曾达50%-70%。”东方艾格首席乳业分析师陈渝告诉记者。王丁棉则称,此前国产奶粉市占率为60%,进口奶粉仅40%,奶粉年进口量从未超过15万吨,但到2009年,这一数字便上升至24.7万吨,2010年再增长62%,首次突破40万吨。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10年国内生鲜乳产量仅增长了0 .5%-0.6%,正常的增幅应是8%-10%,国产原料粉产量也从2008年的120吨萎缩至100万吨左右。
- K, a8 S3 [9 E( m' j5 Q1 P& W& \3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