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q# \2 g7 i* x" i* M
8月14日,一些工人正在清理、整治化工厂堆积在南盘江畔的铬渣山。
* t7 K M# F4 c, o4 I+ g0 |& u- r& j$ x3 B5 b# Q8 A& a
: \+ b% B) D# b7 b0 C) ?
$ t! {1 Y' u& [! x" j: M
“铬渣致污”事件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疑团?
8 H2 e- v: S/ i ——云南曲靖“铬渣致污”事件再调查' L) B* q3 _- i( U; c* D
在相关调查报告陆续公布后,网传的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事件看似告一段落。然而,网民有关质疑并没有停息,他们不断发出疑问:危险铬渣到底已经存放了多少年?“癌症村”情况是否属实?危险品到底该如何监管?" p, X2 c6 ?8 F( a' g. L7 ^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发现,在产出铬渣的企业发现了堆存在南盘江边的庞大铬渣堆,当地有村民流传“癌症村”的说法,甚至平日只能喝买的矿泉水。 疑问一:铬渣堆到底在江边堆存了多久?调查:至少已10年以上!
v' r0 v2 ?# W) V# w! _. Z6 A 两个月前,与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的两名承运人将5000余吨铬渣非法倾倒在曲靖市麒麟区农村的路边和山坡上,引发“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目前已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对农田的污染状况还需进一步评估。随后,水利部调查组一行对铬渣堆放点进行了核查,对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河段进行水体取样。调查人员共选取了铬渣堆放点附近水域及包括南盘江、叉冲水库、黄泥堡水库坝在内的5个点进行水样化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所取水样的水域水质未检验出六价铬超国家标准。
3 e R: P$ ~) B, ?3 @" w 然而,就在南盘江边,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堆放了超过14万吨的庞大铬渣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透露,南盘江水质存在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此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检测时间和地点选择“很有意思”:专家组选取的地点都在“被倾倒的铬渣”影响范围内,没有涉及厂区的铬渣堆,另外如果下大雨,铬渣堆被雨水冲刷,南盘江六价铬检测数据明显会有变化。0 Y7 }5 n9 l- |1 j4 U7 U/ m; u* u
记者日前来到离厂区不远的一个由铬渣堆成的斜坡上,看到一群工人正忙着用石棉瓦搭建防雨层,巨大的铬渣堆与南盘江之间仅隔一段砖砌的约一米高挡墙。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再杨说:“2003年收购这个厂的时候,铬渣就在这里了,总共28.84万吨,工人们也都知道,起码10年多了。我们争取了两个国家项目来处理这些铬渣,目前还剩下一半没有处理掉。”
& b- K5 m; R4 Z, m+ Y7 \6 E0 w2 U% ` 按汤再杨所说,从2003年算起,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这堆庞大的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已经在南盘江边堆放了8年以上。而如果从1989年该化工厂开始生产算起,这里堆放铬渣已22年。! s& f. J% k9 G! m. D9 \9 o
" u* u% a* ]: y/ U" U9 W7 Y# ^% u7 }' `
' j" n# A+ `; @# H$ V& Y% O" Y( y 疑问二:“癌症村”情况是否属实?调查:兴隆村近8年已有11名村民因癌症死亡3 }( [; d) v$ c) o
在与厂区相邻的小百户镇兴隆村委会,曾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村民常小乔告诉记者,牲畜不敢放到江边,很多村民莫名得病,30多人得了癌症。只要是喝了江水的牛羊,要么生病要么死亡。2008年,村委会3000余亩水田受严重污染,根茎腐烂、秧苗发黄直至死亡,经过交涉,化工厂赔付了一部分,但数额很少。
0 R5 R9 _$ _) ^/ K* V 常小乔说:“大部分村民去年还可以喝附近的另外一条河里的水,但洗衣做饭还是用被污染了的井水。今年干旱枯水,那条河已经没有丁点儿水了。”3 n" [! w( D, Z7 N. I( Z$ P
47岁的兴隆村二组新村村民王楼先的父亲患有肺癌。他说:“现在我们买矿泉水喝。但煮饭还是要用井水。”他告诉记者,化工厂位于村子上游,从1998年它建厂到现在,南盘江的水一直污染严重。2008年,家里获得了化工厂赔偿的8000多元,2009年也赔偿了一部分。“我们整个村委会去上访了不下1000多人次,环保局的领导说,‘赔了钱了,就不要追究了。’” 陆良县卫生局局长马国生说,2007年有政协委员提出厂区周边群众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实际上,对这一片区生活的老百姓,卫生部门一直较为关注,近年来免费为当地65岁以上老人体检,加大了健康教育宣传。
9 n) L9 b( Q, t% C$ D- y 陆良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钱鑫告诉记者,兴隆村委会共3563人,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实有人死于癌症,但数字没有那么多。2002年至2010年,经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断的癌症病例有14人,其中11人已经死亡。14人中,患肝癌的有6人,其他还包括淋巴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死亡时最小的为9岁,最大的77岁。" [3 B g3 k3 B) E& V. k7 A
云南省疾控中心一位专家表示,非常关注铬渣致污事件,但调查组没让省疾控中心介入。虽然此前也有报告显示,珠江源的一些村庄妇女健康问题堪忧。至于和珠江源的众多化工企业有无联系,暂时无法定论。
7 |8 X' J; P: X/ Y- M/ A/ m
9 ~% h0 {' C+ @; W7 E6 }
8 w3 a7 G+ [1 x4 A$ o6 } 疑问三:还有多少危险废物悬在我们头上?调查:监管漏洞太大!+ y) W5 e* w* f x; H
实际上,近年来,媒体已多次报道了南盘江被污染的事件,如:2009年10月,南盘江雷打滩水库突然变黑,569吨鱼死亡,12家养殖户损失惨重;2010年6月初,养殖户重新投放的20吨鱼苗,再次大量死亡,养殖户血本无归。, C, X m' `8 w9 A& K
在国际上,六价铬被列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8种化学物质之一,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在我国,含铬废物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铬渣因为富含六价铬而毒性超强,且水溶性很好,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流淌至河中,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壤。
+ h. E9 s4 U$ d- a) m) o; m! n 据介绍,我国是铬渣产生最多的国家,目前有铬盐生产企业每年排出铬渣约45万吨,历史累计堆存量已超过400万吨,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家企业,其中有些企业已经破产或关闭。这些堆存的铬渣大多露天放置,没有防雨淋、防渗漏、防飞扬等防护措施。 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里,对铬渣的堆放、挖掘、运输和贮存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包括铬渣堆放场所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铬渣堆放场所内的任何作业应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径流进入铬渣堆放场所;铬渣的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居民聚居点、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运输过程中应包装完好,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等。
5 d/ Q3 x0 t0 x7 b6 A9 ^/ X; L 据记者调查,在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中,铬渣运输、贮存监管缺失,更没有“转移联单”一说,即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p1 h' A6 l0 b# Q& ^1 m
截至17日,珠江流域下游的广西、广东环保部门都未检测出六价铬超标问题。广州自来水公司称供水正常可放心饮用,并提高了对水源地六价铬和其他重金属的检测频率。
4 P; S+ ]; O4 P. X- g* p8 V$ u 曲靖市政府通报称,将对南盘江的水质实行日监测制度,江边堆存的14.8万吨铬渣,按照国家环保要求重新选址搬迁并作无害化处理,并督促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铬渣无害化处理二期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安全“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记者李怀岩)
3 p( c+ V1 |; I3 F# ?0 v; C9 U) ~6 f# V2 t5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