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蔬菜品种产地价格暴跌,销路不畅,然而在到达销售终端后,这些蔬菜价格却让消费者普遍感觉依然“坚挺”。专家分析认为,两端价格“两重天”凸显中国蔬菜产销模式亟待优化。5 H6 v8 y3 ]; u/ j8 H" g [4 A
2 w7 H5 g. k, V
对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的最早关注源自菜农韩进自杀身亡事件。4月16日,山东济南39岁菜农韩进在家中自缢身亡。社会普遍推测,诱发韩进之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种的6亩卷心菜卖价出乎意料大幅下跌。韩进之妻韩立霞告诉记者,韩进自杀时每斤卷心菜只能卖8分钱,而按照成本计算,至少每斤0.5元才能保本。# p8 {! h; T) d( \; b4 |" Z
! L3 [$ m% v2 K( O7 R. @ 山东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郭宏伟说,近期卷心菜、大白菜两种叶类菜价格明显偏低,另外有些菜价格有一定下降。
1 \6 W/ `6 o: w: A" y! R. e- e- ?4 b; r8 }0 H; r1 l+ y4 u
在中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做大白菜生意20多年的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宋家村菜农王光荣正守着一车白菜发愁。他说:“现在白菜在寿光当地根本无人问津。”
( X' V8 m+ \7 W. R; v$ A S$ ^/ [" z7 S6 o
事实上,叶类菜自春节之后就开始下跌,截至目前已近“谷底”。一些菜农因叶类菜价格过低不得不铲菜换种其他品种。寿光纪台镇吕家村吕祥友去年秋天种了5亩地的菠菜,过了春节就全拔了,没卖一分钱。 3 i4 [) \' P8 o. X. }# Z, ~ j }
+ H6 o, `* R7 [* U, R
郭宏伟说,当前叶菜价格过低,主要是由于前期北方低温天气造成蔬菜收获期延长20天,大棚菜和南方蔬菜上市时间重叠。此外,去年库存集中出库也是原因之一。+ y: f- n: C3 c( U& e! E1 s
1 p5 y6 }6 [2 n$ K! V/ S
然而,在超市和集贸市场,蔬菜的零售价给消费者的感觉却大不一样。) x0 R6 L0 V$ \2 C
, |. n% Z5 _. t( |' i* O# X) N8 z
记者在济南山东省体育中心附近一个菜市场上了解到,大白菜和卷心菜均为0.5元/斤、黄瓜1.3元/斤、西红柿2.5元/斤。摊主修长亭告诉记者,这两天市场上的菜价是跌多涨少,但变化幅度并没有特别明显。" J% s7 c0 f7 c) F- \& J
K6 _& x7 N9 [) V8 c
郭宏伟说,与以往同期相比,山东当前蔬菜价格的总体批发价格不算低,根据监测,现在所有蔬菜的平均价格每公斤2.9元,去年同期由于雪灾原因每公斤达到3.5元,具有可比性的前年价格在2.5元-2.6元。
. S. i! W- J+ R4 C( V
+ w2 M3 p9 f% O) U. Z 修长亭说,由于从买到卖要去掉损耗,加上塑料袋等,每天下来很辛苦也没有太多利润。) x( @& I" o d$ U9 ^% b
! u$ O; w' o' d
同样这些蔬菜,在超市里的价格更高。济南某超市营运部经理赵女士说,超市事先要检测农药残余量等指标,并且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去泥去坏叶等清理,每天都会及时下架没有销售完的蔬菜,这使蔬菜的质量总体要高于菜市场中的蔬菜。此外,超市里进行包装的保鲜膜、塑料袋、标签等都会增加成本。$ B# l! F, _" ?
! m& i, X0 A# F* f% D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分析认为,“卖菜贱、买菜贵”现象主要归结于三点原因:一,现阶段各品种蔬菜集中上市,造成市面上蔬菜供应增加,蔬菜收购价格下降;二,从菜农到消费者之间包括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过桥过路费、油费、各种税费、批发费、零售费、摊位费、管理费等层层加价;第三,产地与消费地的距离较远,燃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终端市场菜价下降有限。
8 E; ~7 ~9 s3 m( \5 A7 V
" c* R# K/ Z( f& H. I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就是一家一户,没有这么多环节,蔬菜的产销对接不到一起,必然形成蔬菜从产地到市场的加价。”郭宏伟说,从济南拉一车卷心菜到天津,来的时候空车交通费170元,油钱80元,拉回去,按照绿色通道的优惠省去交通费,油钱多一些,收购价格每斤0.16元,卖价每斤0.3元,一斤菜赚不到0.15元。
, v4 F* ~ }$ T3 [! n# y h" J* }; @( z. B# o
郭宏伟认为,整个蔬菜流通环节总体上盈利水平都不高,不可能存在暴利,因为搞经营的都是个体工商户,进入行业的门槛非常低,竞争是公开的,不存在暴利产生的条件,不是垄断行业。
; ~" G7 Q. w6 P/ u/ V4 K' ]& \1 d- a. x; a
对于不少农户将菜铲在地里,放弃销售,山东省商务厅调查农户发现,基本上每斤0.1元以下的菜,农民就不愿收了,因为收菜需要成本。
0 `- `! D0 m( [
6 X8 E' B8 t8 ?& g4 t9 g% c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蔺栋华认为,价格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价格上涨将由消费者消化。中间商的利润率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保证基本固定,从而菜价虽然在菜农手中大幅下降,但到了消费者手中时由于固定的成本上升,消费的感受要小得多。! o: k( C5 P& b
. t6 C3 v9 s- a# b: z
周思然建议,首先,针对终端市场菜价高的情形,精简中间环节,减少蔬菜产销之间的环节,由产地直通零售;其次,及时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打破信息不对称机制,健全菜农保险机制,增加农民在种菜成本方面的补助,建立救助机制;第三,严厉打击炒作行为,细心指导菜农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 H- b+ m7 z1 L! q$ `
1 ~' _; x6 g* Z) a
专家还认为,当前中国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亟待改变。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淑芬说,中国蔬菜种植还是以散户为主,组织化程度太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应倡议多成立一些合作组织,一是提高议价能力,二是可以科学安排种植,提高种菜技术含量。
" U* z2 d( W1 l T; O9 A1 H
# B g7 W4 ~5 f/ q4 P! y 郭宏伟说,一家一户的生产很难与大市场的对接,比如超市做蔬菜销售需要一定的销售规模,不可能直接到农户家直接收菜,这也导致蔬菜产销衍生出了很多环节。如果真正实现工厂化,庄园式生产,达到农贸市场的销量需求,田地里的菜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