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8|回复: 0

临清民间习俗之丧葬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丧葬习俗
着衣 即穿寿衣,有些老人在很早以前就把寿衣准备好这叫“送老衣”。老人病危、死前,儿女们请来邻居把寿衣、寿鞋袜、寿帽,先单后棉穿戴齐整。有官职功名的人,要官服,戴官帽,脚穿靴子。待人咽气后.把三根白布提带按前、中、后放在停丧的灵床上,再铺寿褥,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另外请几个帮忙的亲友将死者抬到灵床上,称“停丧”。
停灵 人在咽气前.亲属儿女守护在身功。咽气后,用一蓝布或黑布被单盖住死者的全身口内放一铜钱,铜线上串上五色线,线叫“紧口线”。死者左手着手绢包的饼子或馍馍,富的有拿小元宝或钱的。意即在“阴胃地俯”行贿。右手握一包茶叶,意思是走在路上休息时让取人的小鬼喝茶.两只脚尖套脚绳,像人间的脚镣,怕死者的魂再到家中闹事。被单上面死者的腹部放上一个装着盐米的盘子。灵床前放上一个大机子,上面放着一个插着散香的香炉,从停灵开始烧,连续不断。香炉左边放着一碗挂面,上插一双筷子叫“倒头面”。即人间的面喝到头了。香炉右分放—盏灯,昼夜点着,至灭为止,寓意是人死如灯灭。屋内一切妥当后,灵堂前屋门上搭一个灵棚,灵棚前挂一个竹帘,叫“影灵帘”,意思是把屋内死者挡住,不让邪鬼看见。免遭祸灾。“影灵帘”前放一张大方桌,叫“供桌”。上摆些点心、丸子、馍馍等供品。灵棚下方在辰门旁用土垒一个灰池,专门供烧纸用,叫“钱柜子”。在烧闺女买的九斤四两纸,倒头桥时,全家老少跪在地下,放声痛哭,意思是送走了死者的灵魂。第二天儿媳妇烧开门纸。
出丧牌 在出丧牌的时候,要先在街门上贴一条白纸,叫“封门”。封门禁忌是:男者先死正贴,女者先死外贴。如男人死去多年,女人晚死,封门时也要封正。出丧牌称呼比较复杂死者性别、辈份高低不同,写法不已,要根据家中的情况。“父之丧”、“发室丧”、“母之丧”、“长子丧”、“儿媳丧”、什弟之丧”等不同。
戴孝 父母之死,儿女要穿孝衣,鞋上被白布,扎白有布条或戴白孝帽,腰扎麻绳,手执柳木杖(叫“哭丧棒”)。女眷头顶白布叫“褡头”。如夫亡,妻穿白戴孝。然妻之死,头不戴孝。侄孙按辈份穿孝衣。安葬后Z不穿孝服,只穿白鞋。儿女三年脱孝,侄孙一年脱孝。解放后,胳膊上只佩戴黑纱。其他事项也多从简,
报庙 人死后,其家属到村头的土地庙或城隍庙烧纸,一路上哭叫着,叫“报届”。意在叫土地爷“注销户口,”写“通行征”及一生的行善作恶的凭征。否则,阴曹地府不收天名鬼。出了旗人死后,共活了多大岁数,就要用白纸剪多少条,条条相连,一条代表一岁。把一头绑在一根木棍上和丧牌立在门外,分男上女下。俗语“死了死了。
报丧 俗语说“闻丧吊孝”。不给报丧,亲友听说也不来吊孝,这叫缺礼,不来不能怪人家,报丧分书面、口头两种。
入检 一般是在死后第一天或第二天,忌七(初七、十七、二十七)、忌双日(伯重丧)。人殓这天,用油漆刷棺外,用白纸镇棺内。然后把棺材放在院内,再派人掏锅灰,只许要七家。将灰撒在棺底,叫“小灰”。再撒上五谷杂粮,内放七个铜钱或纸钱,叫“垫背钱”一切就绪,等天黑了,亲友到齐,开始人殓。将棺木抬入屋。
放在地下,有人提着三根提带,长子抱头、次子抱脚,抬入棺内,用很花将尸体挤实,仰面躺正。再揭开被单撕成三块分给儿媳和闺女。出殡时包头用,叫“罩头”。最后将三根白提带抽出上根给长子,中根给次子.下根给三子,即刻扎到腰上,意思是老人去了你有罪,把你捆起来,下一步是净面,由长子给死者用棉花浸清水净。擦一下哭喊一声:“(娘)净面哩!”连续三次。净毕,将棉花往后掷,再让亲友儿女围观看一下死者的面容。盖棺把紧口钱拿出,钉在棺盖前方,再将被单上盐盘子掷到屋顶,以示断盐米。后将棺木重新停好,儿女守灵,亲友吊孝,一般守三天,叫“守三”。老丧多是“排五”或“头七”(即棺材停放五天或七天)。入殓的当天晚上还要送盘缠,这种风俗,临清无论城乡都如此。
送盘缠仪式 亲朋、家族到齐,一切备妥,天黑后,举行仪式。灵前管事人招呼亲友行礼毕,陪灵的孝子行礼、烧纸、点香、分香、每人拿一根点燃的香,叫“抱香”。门外了旗拿回,孝子手拉了旗,有人领着,围棺转一圈,孝子边转边喊:“爹(娘)上轿走!”出屋后将了旗放入洪桌前的纸轿内,全家痛哭。有抬轿的、抬供的、饶纸的、提浆水的(半桶清水里面泡上一把米、一把茶叶)走出家门。一路上两步掷一根香来到大街十字路口或村头,面向东南方向跪哭、上供行礼、泼浆水。完毕,众人回,死者的第二灵魂送上西天。因怕路上没钱花,故称“送盘缠”
做七 也叫“守期”。人死后,每七天为一个七,逢七,家人举行祭奠仪式。
殡葬 即出殡,也叫发丧。旧俗的葬期无定期,“贫者薄而葬速,富者棺厚而雄迟”有的富户在家词内停。格达二年之久。举行理葬仪式I叶“出殡”雇来吹鼓手如一位主奠先生亲朋来吊唁,出殡当日挽联、樟子,入帐后,被让入大棚下等候出殡。供桌两旁摆放着闺女校糊的灵前七件:四盆花、一对童男童女、一个石牌楼,并有给老人的纸马或纸牛(父丧糊马、母丧糊牛)。奏乐、点主先失主奠。他手执新毛笔.将红色朱沙浸好落笔点“主”,即在禅主牌位上用笔在“王”字上边点一红点。完毕,孝子谢过点主先生,长子端香几,孝子、陪灵人一阵哭声过后,族人拜在灵前念祭文。完毕,向死者行礼,三拜九叩。关一下门,意即告诉死者:你快走。礼毕,送葬。
祭祀 多数在葬后第二天圆坟条柏。后三七、五七、尽七、百日周年均要、祭祀。致祭之俗,至今犹存。以上所述均为过去一些人家为摆阔气而讲的排场,此俗大多已取消。现已破除迷信,易凤移俗、实行火化,既为死者亲属节省人力时间,又节省了一大笔经济开支。重要的时间少了土地浪费现象,消除了死人同活人争地的弊病,这是殡葬制度的一大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