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回复: 0

多处井底为“蜗居地” 井下生活已存多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07: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A& D& V/ f$ B3 y
12月5日,一则“井下蜗居”的消息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丽都广场南门附近,探访该地多处井下发现,不足3平米的简陋空间里,住着一些白天外出谋生、晚上下井居住的人。在他们之中不仅有正值壮年的洗车工,还有以捡废品为生的独居老人。图为已经在井下生活20年的老太太全友芝下井“回家”。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 T9 V5 ~* n

5 ?/ U% N' s+ U4 l6 E+ I& s2 C; v4 D* n& ~/ t
该热力井井口至底部深约三米。里面的热力管和阀门已锈迹斑斑,但比外面暖和不少。同时,井底有床铺,有被褥,还有许多生活用品。 “他们在井下生活已多年。”附近多名保安和停车收费员谈及井下“蜗居”人员,并不以为奇。保安王先生称,他2007年在这上班就已发现有这么一群人,“早晚从井下进出,男女老少都有,年龄最大至70岁,最小4岁左右”。“这群井下生活的人穿着打扮均像乞讨者,还经常到饭店地下室蹭热水喝。”据王先生称,长期在井下居住的有一对老夫妻和路边洗车员,由于井底较黑,他们平常爬进爬出都会拿着手电筒。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X6 J/ c! T* b; p7 I" j( l, {  i) k

1 E+ r% k2 ~. ]6 L5 _. J5 s# l
* V+ @0 O" W( I  b! ^1 {/ m老太太全友芝的井下住所。这位老人来自河南商丘,今年已经66岁了。来京第一年就选择居住井下,以捡废品为生,至今已有20年。据全友芝称,她有两个儿子都在老家,由于经常被丈夫和大儿子欺负,被逼无奈离家出走。全友芝说,她的丈夫两年前从湖南来京也住在井下,但两人并不住一起。“我不想见他,也不想回家,因为怕他们打我。”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1 e' ~2 [3 O' j- y  W1 V) c4 T+ e  H
: O* M9 l7 E3 T/ |
虽然已年过六旬,但全友芝下井的动作还很灵巧。回到井下,全老太点燃一支蜡烛,拿出昨天卖废品的钱,又数了一遍。20年来,她最多一年能存900元。图为全友芝数着自己一天挣来的钱。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7 O$ f& m/ J8 {9 G# }1 d) o5 x! }( L' U/ I

$ l, S' a; j: x% E+ v* S: j井下居住虽然方便,但也经常“东躲西藏”,“城管查得严,多次封我的井盖,我只能换个井继续住。”全友芝说,她在三里屯等地的井下也有“家”。图为底下放着暖壶和豆奶粉。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 p: j5 C) T7 D" S, p9 f0 E5 W: T" `! e$ J
6 x3 t4 m1 `! n( |- G
该热力井面积约三平米,只够两个人同时躺下。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G) }! J0 I0 Q/ p4 I! X. S

4 y" T) D! I5 Y# U, `" N) m9 Q8 D' H' Z& h, Z8 b4 U* e
井下的石头上摆放着食品、调料。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6 J$ T# _/ M9 B) F" L- ~: G
, V3 x: k5 g& T. b- f3 ]2 f7 N8 ?" T! Q) w' ^2 W, M) D
老太太全友芝下到井下。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 R7 _) X! n) F5 m# e/ f8 Z& z1 O8 H: T% c

  M5 n0 F' Z# N" f- E老太太全友芝储存物品的井口。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W; L" C) K0 \; v5 D, @3 L

* `# p+ |& Z9 m# a2 e
3 n$ M2 Y5 H+ v% L# s. m; q7 b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又一处井下住所。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7 h0 `# l5 {" b
0 B0 [2 i6 y- z: q2 K& H0 H+ [
+ J7 r" j8 V$ q2 }6 O1 x' n井外的栏杆上晾着男子的枕套。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 `5 `7 }; @2 ~" i& u& j& [; `" @+ {' `! Q" P

$ G# `1 S% t; b! E; x) @另一处热力井被污水填满。徐晓帆/摄0 C3 I: B% C$ d! i$ P9 K
9 C$ O: S$ H( k$ G( ~+ D0 k

7 J, _9 X' d) j' e3 k) u2 B) B) {夜深了,两位拾荒者趁着夜色赶回自己的井下住所。京华时报 徐晓帆/摄
* e9 J; F( z9 x1 T+ u& F) s  G
# T) I9 Z5 O" I5 i+ {2 {# u. s  w9 N* i; |% G4 G) w

$ f3 ]" C2 r! B-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