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回复: 2

外地毕业生 越来越“思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2 08: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 {& R+ H& Z  @. k2 m# M
    三月份,对比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个收获的季节。研究生成绩已经公布,读研或者就业已经有了明确去向,同时经过多场招聘会的历练,毕业生也到了该做决定签约的时候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招聘会的场次也达到了一年中的高峰期,前昨两天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分别举办了一场招聘会,记者在招聘会发现了一个新的动向:青岛工资水平偏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不少外地生源毕业生选择回老家就业。' V% ~" w! V8 J7 E
原因5 [/ M( v  t; S1 h+ Z+ {2 |- ^
1
. c- @  l: Y9 }, |5 F4 n/ O! }工资低成本高. Q2 w1 }" u; ^
    昨天在青岛大学的招聘会现场,青大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卢永伟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无目的地逛着,手里拿着十几份简历迟迟没有递出去。“今天来招聘企业大都是青岛的,我想投潍坊的企业。”卢永伟老家是潍坊诸城的,这也是他选择潍坊企业的主要原因。卢永伟告诉记者,当年报考青大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气外,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当时他和家里人都想过将来在青岛工作并定居的美好前景,但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他改变了主意,并决定回老家工作。“青岛的生活成本太高了,特别是房价动辄每平方米就要上万元。”卢永伟说,如果收入高的话,生活成本高也能承受,但问题是青岛企业给出的工资水平又比较低。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今年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就业形势的好转,大部分企业提高了薪酬水平,本科毕业生转正后每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但在绝大多数毕业生看来仍然不够花。
& ^2 r# _. d( M8 C1 l3 e% V, K3 Q    “我今年已经25岁了,毕业后马上就面临着结婚,可没有钱买房子,想找人结婚都难。”卢永伟很无奈地说,如果自己选择回家,诸城企业给出的工资也在每月2000元左右,但生活成本要比青岛低很多,最重要的是家里有房子。陪卢永伟一起来应聘的同学小高已经签约中国银行,老家是日照的他选择了回家工作,理由与卢永伟几乎一样,在他们看来回家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同学中占很大比例。3 ~% l1 r) r( c. y
原因% {6 Z; F" L- ]5 q( M
2
# J2 n- n$ q  d家乡有人脉关系2 f- x8 a( K& t( \: T
    昨天青大的招聘会上吸引了很多岛城其它高校的毕业生,但青科大的鞠扬并没有参加招聘会,而是在学校里准备毕业论文,她从春节回来后,就没有再参加招聘会。
$ F1 G* C5 D! m# ~/ _5 z    鞠扬大学四年学的是编辑出版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记者,但逐渐她发现要实现这一愿望难度太大了,此外这一专业对口的就业去向是网络编辑,班上不少同学都在类似岗位上实习,但这些岗位即使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有1000元至1200元。用她的话说“这点钱,在青岛几乎无法生活。”* A$ D. S" n: ~* `! o0 f! Q
    春节前有段时间,鞠扬曾非常着急,母亲劝她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回老家工作。鞠扬考虑了一下将来的生活和发展,她选择回高密就业。“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这个专业在青岛很难找到好工作,对口的收入太低,不对口的企业又不招。”鞠扬说,但回家就不一样了,家里有人脉关系,总能找到合适的,她的一个表姐去年从青岛大学毕业后,回到高密孚日集团工作,现在每月的工资已经达到了近4000元,这也坚定了她回家工作的念头。
, ~) J0 M4 c( O3 m% \% s    鞠扬告诉记者,班上有近60%的同学打算毕业后回老家就业,甚至有的同学从春节后就已经在家里上班了。! M3 H( V( m+ s+ Z
原因
  h& e0 p5 y) |8 b0 J3' m% T, x& z- H1 W. l# \
拆迁补偿数量不菲
; t6 j, K& P2 ~# g) y0 s1 T& H9 a    来自烟台海阳的黄晓光今年六月将从青岛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没有打算考研的他从春节前就开始跑招聘会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黄晓光在青岛参加的招聘会次数并不多,相反他大部分时间都会到烟台参加招聘会。“毕业后我肯定要回老家工作。”黄晓光说,也有可能在青岛先工作几年积累些工作经验,然后再回家。9 L7 I" m4 B& I# S3 K7 N
    为何一定要回老家工作?黄晓光说,自己的老家在海阳农村,村里马上面临拆迁改造,只要户口在老家就可以获得一笔数额不菲的拆迁补偿,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他把户口迁到了青岛,错过了很多村里的各种补贴和分红。“为了催促我们早点找工作,老师们提醒说如果离校前没有签订协议,我们的户口就会被打回原籍。”黄晓光说,现在把城市户口变成农村户口非常难,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户口迁回村里。
5 T  Q1 q( y8 k    青岛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办公室杜方科长告诉记者,“这几年一些农村开始了城镇化改造,确实有一批学生毕业后将户口迁回农村,以享受拆迁改造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I6 }, M1 g$ x2 e4 A) u7 Z* c8 |
新闻调查- b" ]2 v! S, w- e% X0 w0 s
超三成学生选择回家  Y$ ~1 x) @; B* ^+ {
    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了解到,前几年岛城高校的大学生除了在老家有非常好的工作机会,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留在青岛工作。“甚至很多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做出了留青的决定。”青岛理工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张守珩老师告诉记者,但近年来逐渐有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工作。“好像今年这种情况格外多一些。”张守珩表示,尽管学校并没有做专门的统计,但从学生的签约情况看,大约有超过三成的学生毕业后离开青岛。( h. S: l* a& L. a# Y8 ]8 {
    “毕业后回家发展,也是大学生理性就业的表现。”张守珩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青岛高房价、高物价、工资水平不高的被动引导。“目前省内的很多城市经济发展势头都很猛,大学生回家就业能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发展空间较大。”张守珩说。
0 _. p& U/ u2 Q! X外地企业愿招当地生源
4 k% W/ C- t  U% L8 }    除了青岛本地的企业外,每场招聘会上都能看到外地企业的影子。“烟台、威海、东营、潍坊、枣庄等周边地区的企业每年都会到我们学校来招聘。”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在青岛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临沂、潍坊等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企业组团来招聘,当地生源的毕业生成了他们的首选。7 a% F' m8 K, j. ^8 {/ E
    一家高密机械科技企业的招聘摊位前,记者看到企业在招聘指示牌上明确注明优先录用潍坊生源。“说实话,我们企业给员工的待遇和福利都比青岛企业高,我们惟一的劣势就在于地方小。”该企业招聘负责人马女士告诉记者,但除非特别优秀,非潍坊户籍的学生我们基本不会考虑的,因为绝大多数非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干不满一年就都走了,而当地生源的毕业生则会非常稳定。
( d9 z, C# y" ~/ c+ |( L本组撰稿 臧旭平
' f! i3 j) j+ n% C/ K/ ]) ?6 ]5 f6 J/ `

+ W8 |8 [! [' t4 V9 v# G" F
' U4 v- \) S# r6 N8 g0 M  T2 e
发表于 2011-3-22 1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回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高唐之韵 的帖子
6 K- f$ N/ X! Y( `: F) @+ b5 {
7 O, s2 R' D4 t& I- {/ z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